首页>园区 > 园区动态 > > 正文

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荣昌高新区剑指百强国家高新区

2022-02-09 14:26:56
来源:荣昌高新区  评论:0
  重庆市荣昌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百强国家高新区”。百强国家高新区的标准是什么?荣昌高新区如何打造?近日,荣昌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勇提出了目标,制定了施工“路线图”。
  找准百强国家高新区标准 从四个方面着重提升
  查阅过去几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可以看到,进入百强的高新区都有如下几个指标:高新区内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高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市级科技型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市级及以上的创新研发平台达到120个以上;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000件以上。
  针对这些硬指标,荣昌高新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到2026年,进入全国高新区百强行列的豪迈目标,并着重从四个方面提升。
  黄勇介绍说,一是规划引领,做优空间。优化高新区空间和产业布局,打造“一区三组团多园”开发格局,建设50平方公里核心区、支持有条件的镇街园区纳入高新区,托管部分镇街区域,形成100平方公里以上管辖区。推动产城景融合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医教”一体化,实施板桥组团品质提升、南拓绿化,广富组团品质提升,荣隆组团道路建设,荣昌高新区产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高新区永荣独立工矿区居民避险搬迁安置区工程等项目,新增医院和学校5家以上,高新区范围内平均每年新增市场主体2000个以上、常驻人口2000人以上。
  二是产业引领,做大经济。按照“做强支柱产业、做大主导产业、做亮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聚力发展食品、服饰、陶瓷等主要消费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农牧特色“1+3+1”现代工业集群,形成千亿级的食品、服饰、陶瓷为支柱的消费品工业集群和畜牧全产业链农牧高新产业集群,打造千亿级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18万平方米南拓标准厂房建设、高新区楼宇式标准厂房建设,高新区板桥组团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工程,高新区陶瓷产业园新建道路及土地整治工程等项目。力争在2026年培育800亿元级消费品和农牧高新产业、打造200亿级生物医药、200亿级电子信息和400亿级智能装备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工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战略新兴产业占比提高到32%以上,智能化改造企业达到规上企业的60%以上。
  三是科技引领,做强创新。依托国家畜牧科技城建设,建好国家高新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交易市场等国家级平台。投资40亿元实施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包括创新中心、人才中心、孵化中心、会议展示中心、检测中心等。完善30万平方米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和中央公园等配套建设,打造畜牧科技、陶瓷、电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五个创新中心。到2026年,建立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平台3个以上,院士工作站、技术研发中心、博士科研工作站等市级平台120个及以上,国家级市级孵化转化平台和众创空间17个以上,共享科技服务平台10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以上,R&D投入强度达到5%以上,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000件以上,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人员占比达到20%以上,建成高等教育学院、职业院校、研究院3所以上。
  四是改革引领,做广开放。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强化高新区经济职能、弱化行政职能,为高新区减负赋能,联合毗邻地区高新区建设产业协作园,共同承接产业转移功能,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信息、陶瓷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引进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境外研发机构入驻,推动以农牧为特色的荣昌综合保税区落户高新区,鼓励本土龙头企业抓住“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机遇走出去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将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一带一路”陶瓷国际论坛、RCEP电子信息高峰论坛打造成为全球行业交流的平台,扩大荣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话语权,园区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销售中心和加工基地2家以上,通过扩大出口、对外投资等方式对接国际产业资源,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提高出口总额中技术服务出口占比达到2%以上,营业收入中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额占比超过4.5%以上,提升国际影响力。
  分阶段实施  绘制行动路线图
  为达到上述目标,黄勇结合发展实际,提出了分三个阶段实现的行动路线图。
  第一个阶段是2021年—2022年,这是进入百强国家高新区创建起步期。这一阶段要更加务实高效的基本确立高新区一体运作模式,加速聚集各类市场发展要素,明显提升高新区创新生态和企业主体活力,力争在科技部火炬中心考核排名年均升位≥7个位次,力争2022年考核结果进入全国118位以内。
  第二个介阶段是2023年到2024年,这是进入百强国家高新区创建加速期。这一阶段要明显优化产业结构,在体制机制改革和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力争在科技部火炬中心考核排名年均升位≥5个位次,力争2024年考核结果进入全国108位以内。
  第三个阶段是2025年到2026年,这是进入百强国家高新区创建冲刺期。这一阶段要持续创新高新区体制机制,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基本建成绿色生态园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力争在科技部火炬中心考核排名年均升位≥4个位次,力争到2026年,进入全国“百强高新区”行列。
  优化营商环境  让人才“近悦远来”
  作为创新创业的主要承载地,荣昌高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目标。
  黄勇说,要加快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完善投资者保护、合同执行、破产办理和劳动力市场监管、企业纠纷解决等机制,建设高新区人民法庭,商事纠纷处理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实行即来即办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落实行政审批“一次性告知”“告知承诺”“容缺后补”制度,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最大限度缩短工业项目行政审批事项时限,积极探索“一条龙”经济发展权限审批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在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此创新创业,黄勇说,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
  黄勇说,要依托“棠城英才”,围绕五大创新中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利用“海智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积极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大力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工程,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解决人才落户、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发挥项目聚才作用,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相融合,提高科技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针对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制定紧缺人才目录,引进一批管理型、创新型、技术型、复合型、领军型、实用型人才。推动本土人才培育工作,采取定期培训、订单培养、师徒传带等方式培养本土人才。计划到2026年,累计引进和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000人以上,其中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0人以上,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人员占比超过20%、外籍常驻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占比超过0.3%。

(责任编辑:王丹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