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区 > 园区动态 > > 正文

无锡高新区人才工作暨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2022-05-31 10:03:26
来源:无锡高新区  评论:0
  激发创新动力,集聚人才资源。5月30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人才工作暨科技创新大会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和江苏省、无锡市关于做好人才与科技创新工作的安排部署,持续推进创新驱动核心战略,部署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出席大会并讲话,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新吴区委副书记、区长章金伟主持大会。新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银龙,新吴区政协主席焦夕莲,区领导韩杨、周君荣、叶志浩、孙磊、华艳红、冼薇、王丹丹、朱晓红出席大会。
  会议指出,2021年,全区上下坚定实施人才引领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布局更加完善、科技动能更加强劲、人才集聚更加凸显、平台载体更加突出、创新生态更加全面,交出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高分答卷。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无锡高新区成立30周年,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抓好人才与科技创新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核心动力和战略举措,坚定不移地走好科技创新赋能高新区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会议强调,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从目标定位来看,创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必须加快科技赋能与智力支撑。从自身条件来看,无锡高新区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排头兵”、高端人才的“集聚地”,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勇当全市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从转型需求来看,要解决高新区一些结构性矛盾,唯有加快提升“科技含量”与“智力支撑”,促进经济发展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是赢得区域竞争的“撒手锏”。当前,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发展竞争,高度聚焦于科技和人才领域。无锡高新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加快集聚平台、项目、人才、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为区域竞争增添“创新砝码”。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是打造现代产业的“胜负手”。无锡高新区主要产业正处于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的关键阶段。着眼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客观需求,高新区必须更加依靠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坚定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尽快突破动力瓶颈,培育壮大新的动能,在创新创造中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要大力开展科技招商。找准产业方向,聚焦主导产业,更加突出项目的科技量、成熟度、爆发性;聚焦未来产业靶向用力,尽早启动对相关领域顶尖人才、企业、平台等关键要素的招引。用好基金杠杆,创新“基金+项目+科技+人才”基金招商新模式,加快实现“股权投入+无偿拨款+贷款贴息”等产业政策和产业基金协同,为科技人才项目落户提供更灵活、更有效的资金支持。加强金融支持,建强“高新金融谷”,推动积分制与科技金融等核心工作相结合,积极探索“金融+技术+实体”模式,为各类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一揽子的专业服务和产业链资源支持。
  要大力建强科创载体。完善科技园区机制,科学统筹各科技园区的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优化园区管理体制,切实增强园区对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完善孵化成长平台,坚持夯实“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产业园”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持续提升专业孵化服务水平,鼓励民营科技载体建设发展,推动龙头企业生态园建设。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以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为创建主体,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壮大重大创新平台的“国家队”阵容,重点推进与北京大学的深度合作。
  要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探索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规律的支持政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供更多灵活、便利、适用的融资支持,加大在金融、财税、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及新出台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企业申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板块要全面细致掌握高企发展动向,靠高一档做好服务保障。大力培育“独角兽”企业,通过多种途径挖掘一批具有“独角兽”潜质的本土企业,吸引知名投资机构前来布局,借用资本力量,培育有潜力成为“独角兽”的创新企业。
  要大力集聚高端人才。加快集聚战略人才,最大力度支持战略科学家,培育更多掌握国际行业话语权的高端人才和团队,加快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聚焦优势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重大任务中培养造就人才。着力培育产业人才,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大力引进集聚一批领军数字人才、数字工匠,面向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打造一支掌握绝技绝活、擅长技术工艺的高水平匠人队伍。充分发掘海外人才,拓宽海外人才招引渠道,探索在国内外设立海外引才联络站、海外人才飞地和离岸研发中心,提升海外人才服务水平,加强人才法律保护。全面培养青年人才,创新青年人才培养路径和措施,全方位、全要素、全链条解决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更精准、多渠道帮助人才解决安居、就医、子女教育等问题。提升高层次人才招引、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性、针对性,全方位、大力度提升服务人才整体水平。
  突出协同推进,凝聚齐抓共管与高效联动的最广泛合力。
  要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板块要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联动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努力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行家里手。
  要优化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不断健全考核机制,促进创新企业加快集群、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产业不断壮大。建立以研发质量为导向的科研投入综合评价制度,注重中长期创新绩效。将科技人才工作成效与各级各部门的年度工作绩效、干部评价和表彰奖励挂钩,推动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要造浓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切实保护创新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能力。把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落实到创新创业领域,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推动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讲好新时代无锡高新区创新故事,真正使崇尚创新、追求创新成为价值导向和时代风尚。
  会议要求,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抓落实。提升思想认识,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折不扣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无锡高新区落地落实。全面解放思想,借助社会资本、大院大所等外部资源的力量,做好创新生态的营造、创新资源的集聚。强化担当作为,把人才和科技创新工作发展放在全区工作大局中谋划,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要明晰路径,细化举措抓落实。做好“招引”文章,与大院大所等开展紧密合作,加快聚集一批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切实把更多的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引进来。做好“培育”文章,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示范性载体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力培育高水平众创空间;加快实施科创企业“530”行动计划,打造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加快构建飞凤人才“1+X”政策体系,持续优化整合人才计划。做好“服务”文章,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着眼企业需求,提供周到细心服务,让“无难事、悉心办”成为无锡高新区营商环境的最大优势。
  要加强组织,形成合力抓落实。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把人才和科技创新工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谋划、一体推进。打造良好环境,各板块、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履职尽责,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社会氛围。强化考核督导,各板块、相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完成目标任务,牵头单位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营造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会前,无锡高新区领导和与会人员参观展板,了解全区2021年人才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成果。
  会上,崔荣国、章金伟、余银龙、焦夕莲和人才代表共同启动人才服务提升年和科技创新活动周。
  无锡高新区17个部门将共同开展科创载体建设项目启动、科创企业落户签约、科技金融服务、科普教育和竞赛、人才招引等6大类27项活动,全面展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成果,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创业活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大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全面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崔荣国、章金伟共同为无锡高新区新投天使创业投资基金和无锡高新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揭牌。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新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杨宣读了2021年“飞凤人才计划”获奖名单和科技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大会为区“飞凤人才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团队代表、“飞凤人才计划”跟奖跟补单位及个人代表、2021年度区科技创新贡献奖代表、2021年度区科技创新资金重点奖励企业颁奖。
  新吴区副区长王丹丹发布了无锡高新区科创企业行动计划。
  无锡高新区科技人才工作优秀单位代表刘家祺、区“飞凤人才计划”领军人才代表张海涛、区科技创新贡献奖企业代表刘骏还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上还下发了《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的意见》。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未来。无锡高新区将加速激发创新第一动力,集聚人才第一资源,为奋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无锡高新区)

(责任编辑:王丹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