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区 > 园区动态 > > 正文

西安高新区:聚焦“六个打造”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2022-06-09 09:57:43
来源:西安发布  评论:0
  为贯彻落实好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西安高新区将聚焦“六个打造”,全面加快实力高新、科创高新、品质高新、幸福高新“四个高新”建设步伐,聚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奋力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聚焦高新技术产业
  争当产业强市排头兵
  坚持“实体经济立区、先进制造业强区”,以光电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产业为重点,围绕“55611”现代产业体系和19条重点产业链,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打造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园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总量和质效大幅提升,加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
  到2022年年底,“55611”现代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光电子、智能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4500亿元,“五上”企业达到1500家。到“十四五”末,生产总值突破4800亿元,先进制造业总产值达到420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总收入超过1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以上,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5%以上。
  聚焦秦创原平台建设
  争当创新驱动排头兵
  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充分释放国家自创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优势,狠抓秦创原平台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打造中央创新区等高能级创新增长极,用好“科创九条”“上市十条”,实施科创企业“上市、升规、晋位、登高”四培工程,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模式,建设2个上市企业园区,构建“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创新体系“升级版”,争当西安建设国家创新名城的核心引擎、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点。
  到2022年年底,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780亿元,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800家、高新技术企业1600家、上市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到“十四五”末,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7%,高新技术企业600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100亿元。
  聚焦体制机制优化
  争当深化改革排头兵
  以改革畅通老路、开辟新路,突出去行政化、强市场化“两化改革”导向,围绕开发区经济属性和服务职能,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构建部门服务基层、园区服务企业、镇街服务群众、国企服务发展“四条服务线”;突出开发模式创新,率先推行“产业园区+平台公司”模式,加快国有平台公司差异化改革转型,形成“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双轮驱动;突出“以绩效论英雄”导向,推动力量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一线下沉,建立激励竞争的全员聘任和选人用人机制,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聚焦一流营商环境
  争当扩大开放排头兵
  率先向开放借力、以开放聚力,围绕做大开放经济、做实开放通道、做优开放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自贸区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推进综保区扩面提质;加大离岸创新中心、海外科技服务站、产业园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发挥好三星、美光、比亚迪等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协同效应,更好融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打造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优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到2022年年底,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大厅,重点项目实现“一站式”审批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300亿元,聚集世界500强企业130家以上。到“十四五”末,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4000亿元,聚集世界500强企业150家以上。
  聚焦产城融合发展
  争当贯通融合排头兵
  坚持纵向贯通、横向融合,抢抓西安都市圈建设机遇,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推进“人、城、境、业”深度融合,出台“硬科技创新人才十条”,建设科创基金园,设立17支产业基金,推动科技、金融、产业、人才等资源互通、平台共享,全力打造丝路软件城、丝路科学城等高能级产业片区和高品质城市片区;以城乡融合发展、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提高城乡居民增收能力和社会保障水平,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大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共享美好幸福生活的标杆。
  2022年,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等重点项目开建,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等路网打通,西安市第一医院迁建、永安渠商业街等一批高质量民生项目投用。新建市政道路73条,新增共享停车位2500个,新建保障房6634套。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以内。到“十四五”末,建成面积200平方公里,聚集百万科创人才,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价值高地和西部产城融合典范。
  宏图新启,时不我待。西安高新区将以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砥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拓荒精神,追风赶月自我超越,以实干和拼搏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王丹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