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区 > 园区动态 > > 正文

昆明高新区出台方案 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2022-07-06 10:29:50
来源:无线昆明  评论:0
  7月5日,昆明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在做客《春城热线》时,围绕高新区“当好排头兵,产业发展工作”作了相关介绍:“高新区及时传达学习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云南省推动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云政发〔2022〕6号),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并按照省发改委‘一园一方案’的编制要求,结合高新区实际,起草了《昆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梳理分析主导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总体目标,列出重点任务清单,提出一系列工作落实措施。”
  一、明确2025年主要工作目标
  到2025年,全区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营业收入规模力争实现5000亿元,力争达到54家老牌高新区评价指标平均水平。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凸显,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不低于3.3%,亩均税收不低于50万元/亩,新建工业项目平均投资强度不低于600万元/亩,亩均产值不低于1000万元/亩,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50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数量超过23家,创业服务机构超过50个。城市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等建设持续推进,园区智慧化、绿色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推动产城融合稳步发展。
  二、制定具体工作措施
  1.优化园区空间布局方面
  根据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的要求,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按照国土空间“三线”试划规则,试划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约1215.89公顷(占稳定耕地比例45.6%),调减稳定耕地1450.68公顷,释放土地空间约1299公顷。
  昆明高新区与五华区签订《五华区、高新区加强区域创新联动发展合作协议》,形成产业发展集中研判,要素资源共享共用的良好联动发展格局。下一步将继续与呈贡、晋宁等片区探索联动发展模式。
  2.打造标准化现代园区方面
  强化公共服务配套,高标准为园区内闻泰智能制造产业园、生物所创新疫苗研发基地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配套建设电力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
  引进国内标准厂房运营龙头企业上海中南金石,在昆明高新区投资建设3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目前一期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2023年3月建成使用,同时按照GMP标准投资建设规模13万平方米的工业标准厂房,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发展夯实基础。
  3.打造数字化智慧园区方面
  成立数字经济工作推进专班,积极对接云南省数字经济局,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及物联网等重大项目实施。
  建设“产业大脑”智能化平台及智慧综治平台,成为服务型智慧政府的重要载体。对实现园区产业发展、经济指标、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提供重要的可视化、模块化数据支撑。
  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全面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创建”为契机,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园,推动了昆药、昊邦、贝泰妮等一批智能工厂建设,全面引导园区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4.打造集群化高端园区方面
  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根据园区优化提升及6号文要求,园区确立了以生物医药、稀贵金属新材料为主,数字经济及现代服务业为辅的“两主两辅”产业格局。2021年,园区两个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2亿元,占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80.75%,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307亿元,占比同比提升4.13%。
  成立专业化招商机构,制定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完成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分析报告、仿制药产业分析报告及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地图;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完成锗产业分析报告和贵金属新材料招商地图;在数字经济方面,完成以闻泰为链主的智能终端产业链招商地图,进一步指导园区推进延链、补链、强链。
  积极争取成为了首批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运用自贸区政策优势,开展差异化、特色化改革探索。
  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成长路径,构建从筛选扶持到成熟壮大的梯度培育机制,制定分层分类的专项扶持政策。
  5.打造低碳化绿色园区方面
  已于2019年申报成为了国家绿色园区。
  制定了《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完成了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各项工作任务,在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制造、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等多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目标及行动计划。
  联合配售电公司开展园区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降低园区企业用电成本,逐步实现全绿电供应。
  6.打造科研型创新园区方面
  支持企业研发投入。拟出台《昆明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设立研发投入增长专项,重点支持企业加大创新力度。
  支持设立创新研发机构。通过争取,三个云南实验室均落户昆明高新区。
  7.加强创新人才引培方面
  充分运用高创园平台,围绕两主两辅产业,今年以来引进高层次人才142人,人才团队5个。
  围绕龙头企业需求,建立人才信息库,联合云南省教工委、省高校招生就业处,走进园区谈合作、促就业,搭建企业与高校联合平台。
  加大人、财、力保障力度,利用现有存量房新建310余套长租人才公寓,首批已交付44套供人才使用。
  积极对接人社厅,争取符合园区主导产业发展相关专业的职称评审权下放。
  8.加强园区要素保障方面
  开通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在用地预审、报批、征收、供应、登记等环节,实行用地时序优先、程序简化、并联推进,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比如,闻泰一期项目自拿地到动工仅耗时15天,二期项目更是实现拿地即动工。
  加大水电气网要素保障。按照“四用四即”(用水即接、用电即装、用气即通、用网即联)工作要求,制定《昆明高新区项目落地水电气网要素保障工作方案》,实现水电气网“一口受理、并联办理”。目前已取得生物所疫苗研发及产业化集群建设项目及闻泰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两个成功案例。
  9.加强园区融资服务方面
  建立政银企联系机制。开展线上线下“政银企座谈会”,2022年1-5月份,实现贷款支出735笔,累计投放贷款金额4.37亿元,推进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搭建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注册、发布融资申请、智能匹配金额产品、协助融资放款等方式,实现智能匹配和银企精准对接,融资总额达到1000万元左右。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深入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贷,扩大知识产权银行合作范围,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均已推出相应金融产品,2022年1-5月份授信5165万元。
  2021年成功培育上市企业两家。今年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近期在北交所上市。
  10.提升审批服务便利化水平方面
  出台《2.5项行政审批“容缺后补”受理办法》,审批事项由14个大项压缩为2.5项,审批时间从176个工作日压缩为28个工作日。
  新增线下服务中心。从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承接469项服务事项,落实“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办理模式,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打造线上便民服务。设置“e办通”政务服务自助办理终端,与光大银行合作推出企业开办“一站通”服务。改变以往传统工作模式,积极“走出去”,推出“移动政务”服务,大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当前,昆明高新区事项网上可办率(二级以上办理深度)98.87%、即办件比例92.63%、全程网办率(四级办理深度)98.1%、一窗进驻率100%、承诺办理时限平均时间缩减比92.34%。
  11.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方面
  创新考核机制。结合部门职责,设立KPI考核目标,形成可量化、差异化的考核绩效奖惩制度。
  创新管理措施。根据机构改革方案,在不改变人员原身份、级别及职数的情况下,采用聘用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昆明高新区特点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编外人员待遇能升能降”,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机制。
  构建一体化科技工作体系。结合园区事业单位改革,探索成立昆明高新区科技创新委员会,有效整合重大创新平台、科技服务机构、产业发展联盟、行业协会商会等市场化机构,形成科技创新强大合力。
  引入高端智库全面支撑科技创新工作,共建新型智库,为园区提供智库运营、争先进位、高成长企业及孵化培育、产业导入服务,全面赋能科技创新工作。

(责任编辑:王丹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