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区 > 园区热点 > > 正文

拼作风 抢速度 比实效——襄阳高新区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样板区纪实

2022-03-22 10:56:17
来源:襄阳高新区  评论:0
  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才能下活经济发展“全盘棋”。2021年,襄阳高新区“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营商环境”,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样板区,为2022年起步就冲刺、开局就领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以来,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项目、投资59.01亿元的襄阳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升级项目、投资29.75亿元的武汉铁路局襄阳工程建设指挥部襄阳铁路物流基地项目等一大批优质项目相继签约、动工……襄阳高新区拿出“以项目论英雄、从落地看作风、凭进度比实力”的气势,谱写了一曲高质量发展之歌。
  深耕源头,
  涵养营商环境“金土地”
  2021年初,襄阳高新区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对该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机制进行再造。
  “一年来,小组深入开展专项督查督办100余次,下发问题督办函50余件,处理涉企事项12件,有效推动了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襄阳高新区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督查工作小组组长柳飞介绍,2021年建立的营商环境投诉问题快速处置机制、制度创新推广实施靶向督查机制、干部作风明察暗访机制、营商环境问题整改常态回访机制等优化营商环境督查工作“八大机制”,切实解决了影响营商环境的一系列突出问题,涵养了一片经济发展的“金土地”。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2021年,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1.13万家,其中企业5243家;截至2022年3月10日,今年已注册市场主体2880家,其中企业1256家,同比增长23%。”襄阳高新区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2021年,高新区新签约项目105个,总投资522.64亿元;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4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5个;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项目14个;引进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45个,夯实了高新区“三十而立再奋进”的基底。
  流程再造,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项目再好,落不了地就是‘空中楼阁’。”襄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平武在助力全市冲刺6000亿元大关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推进会上说,要发扬“蚂蟥精神”,全力破解项目落地瓶颈问题,推动一季度签约的8个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2021年,襄阳高新区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减时限、减环节、减证照、减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即办件比例达到62.59%,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87.18%,减材料比例达18.76%,减环节比例达30%;项目审批变“击鼓传花”为“齐步跑”,消防许可审批办理承诺制在全省、全国推广。
  在比亚迪襄阳产业园项目建设过程中,签约33天、土地摘牌刚2天,就实现项目不动产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五证同发”。
  襄阳高新区2月24日的统计资料显示,比亚迪项目快速落地的标杆效应开始显现——襄阳铁路物流基地工程将于4月初开工;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襄阳1GW全钒液流电池产业科技园项目将于3月下旬投产;湖北信和贝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汽车注塑件扩能项目已经投产……高新区一季度“三集中”项目个个跑出“加速度”。
  力量下沉,
  政企服务送到“家门口”
  “家门口就能办,真是太方便了。”襄阳高新区团山镇黄家社区居民金义文用身份证往机器上一放,点击按钮,就打印出社会保险参保证明。
  去年11月23日,黄家社区便民服务大厅配备了5台自助服务终端,24小时自助服务站正式启用,60项社区政务服务高频事项从8小时向24小时“不打烊”服务延伸。
  “目前,32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深入包保的513家规模以上企业,摸实情、送政策、解难题已成常态。”襄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保汉说,今年高新区结合企业包保制度,还创新推出重点项目包保制,89名干部对89个亿元以上项目进行“一对一”包保,把服务做到企业前头,把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3月2日,周保汉带领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襄阳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升级项目联合办公室,“把脉问诊”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题。
  3月9日,襄阳高新区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政校合作座谈会,就比亚迪项目人力资源保障、学研机制落实、比亚迪刀片电池生产线运维所需专业设置等进行研讨。
  3月10日,襄阳高新区举办的“返乡就业”暨“三安行动”专场招聘会设置比亚迪服务专区,现场求职登记人数达到108人。同时,比亚迪专场招聘会正在筹备。
  “高新区始终坚持转作风、抓落实,总结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襄阳高新区负责人表示,将以“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推动项目落地”为抓手,强化利企便民服务,用金牌“店小二”的服务助力襄阳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王丹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