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区 > 园区热点 > > 正文

青岛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积厚成势

2022-05-12 10:28:15
来源:青岛日报  评论:0
  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汉唐生物、华仁太医、雅斯生物和奥克生物……在华中路以西、汇智桥路以东,沿着河东路左右,分布着青岛高新区半数以上的生物医药产业。得益于温润的“气候”,企业在这里耕耘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与此同时,作为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市场主体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此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青岛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企业快速响应、频频“亮剑”,为战“疫”一线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按照高端引领、集群发展的原则,青岛高新区不断完善政策,搭平台、优生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打造企业雁阵式产业发展格局,构建起大健康产业生态。”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常务副主任,城阳区委副书记李天传说。
  瞄准“高”“新”,青岛高新区聚焦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康复医疗等细分产业领域,已累计引进国药集团华东基地等研发产业化项目150多个,已建、在建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研发中心)10个,生物医药类市场主体总数近500家。青岛高新区还获批国家火炬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位列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环境竞争力第8位。
  为战胜疫情搭建科技防护网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全流程核酸安全采样工作站,集登记、采样、存储、传递、消杀等功能于一体,疫情防控过程中免费投放,以缓解岛城各区市核酸检测压力;青岛瑞思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此前承担了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莱西市等地的核酸检测任务,24小时连轴转,全力保障核酸检测化验工作……疫情防控过程中,生物医药产业无疑是抗击新冠病毒的先锋。作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青岛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企业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力量,为战胜疫情搭建了科技防护网。
  走进简码基因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为了抗击疫情,核酸试剂盒的生产要马不停蹄才行。”简码基因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完成已有生产订单的同时,公司全员定向投入加班生产,生产了大量配套拭子和转运袋的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此前捐赠给莱西的病毒采样管配套拭子转运袋共14箱,大约能满足10万人核酸检测需要。
  同样忙碌的还有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月中旬,汉唐生物与山东康华生物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23400379)正式上市,为山东省首个获批上市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为了以最快速度帮助企业解决产品上市的相关问题,市、区有关领导现场听取企业汇报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等产品研发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应用等方面情况,现场研究问题解决方案,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最终,汉唐生物的最新抗疫产品顺利上市。
  “目前,已经有药店来跟我们联系合作。现在的日产是150万人份,后期,公司将提升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效率,尽快提高产能到300万人份。”汉唐生物总经理杨帆说,“这款试剂盒主要通过检测从受检者采集的口咽或鼻拭子以确定受检者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感染。无论从操作的简便性上还是从结果的准确性上,都可以更好满足当前新冠病毒检测需求。能在15分钟内快速筛查新冠病毒,可大大缩短等待时间。”
  补链、强链 赋能产业集群式发展
  易邦生物、奥克生物获批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海大生物、奥克生物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融智生物被认定为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培育)企业;奥克生物干细胞新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评……青岛高新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作为国家级孵化器,是青岛高新区最大的医疗医药产业孵化器之一。这里聚集了近80家生物医药、康复医疗、检验检测、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的研发中心和企业。园区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优化串联,发挥了科技园区产学研纽带作用,打造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结合聚集区。
  “青岛高新区医疗医药产业聚焦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康复医疗三大细分产业领域,同时通过发展中药、第三方医学检验、医疗服务、药械流通等领域,进行产业链补链、强链。”青岛高新区招商部医疗医药产业事业部负责人孔令营说。
  目前,青岛高新区拥有青岛市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青岛中医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干细胞诊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抗体及抗体偶联药物研发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科技综合检测基地等5家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并建成运营省内最大的12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中心和青岛市首家生物医药创客空间“贝壳生物”,生物医药产业向集群式发展迈进。
  除了专业的产业园区和研发平台,青岛高新区还引进储备了一批“国字号”医疗医药项目。其中,总投资10亿元的国药器械区域总部项目已经开工,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诗玮雅天然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占地48亩,总投资5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谱尼测试集团山东总部大厦暨研发检测中心占地22亩,总投资5.2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正在抓紧施工,青岛眼科医院红岛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眼科学院年内正式开工。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青岛高新区医疗服务能力,对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也将凸显。
  依托高校优势 放大产学研“磁场效应”
  日前,为助力康复大学项目验收并如期投入使用,青岛高新区建设部成立了市级重点项目验收推进工作专班,全天候服务指导。随着康复大学项目的稳步推进,这座致力于打造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康养产业发展、健康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型大学,也为高新区医疗医药相关产业的聚集和“拔高”带来了新的可能。
  除康复大学外,早在2016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也落户在了青岛高新区。经过6年的积累,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在中医药、海洋生物医药、健康相关领域均有突破,已研发24项成果。其中,15项可以转化实现量产,9项可提供研发服务。
  “作为青岛市中医药高新技术及新兴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基地,我们不仅搭建了中医外治新材料研究中心、抗病毒协同创新中心、经方研究工程中心、脉学研究中心、海洋中药研究中心、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还积极帮助周边的地区和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说,青岛中医药科学院自落户以来,通过发挥高校的人才、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资源优势,为区内企业发展赋能增值。2021年,青岛中医药科学院成功与区内生物制药企业青岛华仁太医药业在技术需求和创新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对接,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乘风破浪正当时,不用扬鞭自奋蹄。聚焦生物医药产业这个“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青岛高新区还将持续营造良好生态,加快产业创新步伐,助力青岛生物医药产业跑出“加速度”。
(图片来源:青岛高新区)

(责任编辑:王丹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