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可回收火箭”,虽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却是个持续上新的热门话题。
-
9月26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召开“绿色亚运”主题新闻发布会。
-
9月22日,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二期主变顺利投运,标志着2023年青海首座330千伏客户站全面建成投运。
-
记者从成达万高铁公司获悉,9月26日,在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成达万高铁)河水坝大桥建设现场,全线首孔移动模架现浇梁浇筑完成,标志着成达万高速铁路现浇箱梁施工由下部结构转为上部结构。
-
9月26日,由中铁建电气化局承建的滇藏铁路丽香段首个牵引变电所——螺丝湾牵引变电所送电成功,标志着滇藏铁路丽香段牵引供电系统的“心脏”将陆续投入运行,为后续开通运营提供电力保障。
-
9月25日,记者从阿里云获悉,通义千问140亿参数模型Qwen-14B及其对话模型Qwen-14B-Chat正式开源,免费可商用。
-
9月24日至25日,第四届全国食品生物技术大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
-
9月26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办,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办的绿色低碳与智能建造(广州)观摩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
-
9月26日上午,一列复兴号缓缓驶入广(州)汕(尾)铁路新塘站,标志着广(州)汕(尾)铁路最大的超50000平方米高铁站房——新塘站正式投入运营,进一步完善了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的铁路运输网。
-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与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合作研制出一种新方法,可同时分析数十种不同类型的生物标志物,改变了对心脏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检测,从而让临床医生收集到有关患者疾病的更多信息。
-
机器人能成为人类平凡生活中的陪伴成员吗?英国《每日邮报》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机器人能制造汽车、分拣包裹、管理仓库。
-
据《美国化学会杂志》25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在适当条件下自组装成凝胶的新注射溶液可以帮助控制艾滋病病毒,这种凝胶在6周内释放出稳定剂量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拉米夫定,这与目前任何可用的疗法均不同。
-
9月26日,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电站34台机组全开运行,实现今年首次满负荷运行,全力保障杭州亚运会电力供应。
-
位于北京西北方向200多公里的张北,被称为“风的故乡,光的海洋”。在广袤的坝上草原,上百米高的白色大风机成群结队矗立,一旁是一排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光伏板。世界上第一个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就坐落在这里。
-
今年以来,国内外科技企业竞相围绕大模型扩展商业版图。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累计有130个大模型问世,其中,仅今年前7个月就有64个大模型发布。国产大模型进入高速发展期,加速千行百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超四成乘用车新车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活力增强。记者获悉,下一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及时制定完善促进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应用的政策举措,启动实施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探索开展自动驾驶商用化运营。
-
杭州亚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日前,亚运会开幕式上数实融合点燃主火炬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
-
9月21日,云顶新耀宣布与Kezar Life Sciences签订合作与授权协议,以在大中华区、韩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进行临床开发和商业化Kezar的首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zetomipzomib,这是一款同类首创、选择性免疫蛋白酶体抑制剂,用于治疗包括狼疮性肾炎(LN)在内的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
-
9月24日上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简称“全国种子双交会”)在安徽合肥开幕。
-
9月23日至24日,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的“2023土木工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发展论坛”上,江苏理工学院等5家高校院所及华润、中简科技、新创碳谷等11家企业与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签订战略联盟协议,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聘任一批专家,一批科创和人才合作项目集中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