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生物医药 > > 正文

我国开展植物生物安全国际合作成果丰硕

2023-10-31 14:03:3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赵汉斌 评论:0
  10月29日—11月1日,植物生物安全国际研讨会在云南昆明举行。记者从此间获悉,我国持续开展植物生物安全国际合作,为确保粮食及生物安全构建起了坚实的屏障,并取得丰硕的合作成果。

  植物生物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和重大挑战。每年因植物病虫害造成的粮食的产量损失高达20%—40%,给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每年超过2200亿美元。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常发草地贪夜蛾等植物病虫害多达1665种,年均发生面积达65亿亩次。但基于有效防治,每年“虫口夺粮”挽回粮食产量的损失约达2000亿斤,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六分之一。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介绍,近年来,中国农科院着力构建全院生物安全科学研究组织体系,部署重大动植物疫情、外来生物入侵等监测预警与防控领域研究任务,大力推进智库建设,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范与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

  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李永和表示,云南农业大学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建立国家西南农业生物安全科学研发平台,聚焦本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生物种质创新与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重大有害生物的测报和预警、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等关键技术研发,将植物生物安全国际研讨会拓展成常态化国际交流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大名誉校长朱有勇建议,应尽快建立西南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聚焦热带亚热带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生物种质创新与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展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之间联合攻关,服务农业生物安全体系战略建设。

  会议发布了《国际植保科技创新联盟组建方案》,表彰了为联合实验室创建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6位专家。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云南农业大学还分别向老挝农林部捐赠价值88万元和33万元的草地贪夜蛾防控产品和监测设备,应对草地贪夜蛾带来的威胁。

  作为非营利性国际组织,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长期应用科学方面的专长解决农业和环境问题,并与我国相关机构有良好的合作。成立于2008年的农业农村部—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在过去15载合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摄)

(责任编辑:范晓婷)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