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潮品 > 新技术 > > 正文

我科研团队攻克分子筛酸中心表征的单分子成像技术

2024-03-03 15:01:3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景阳 评论:0

  记者3月1日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科技局获悉,清华大学鄂尔多斯实验室魏飞教授研究组和骞伟中教授研究组联合攻关,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球差校正电镜技术,观察到分子筛孔道中酸性位(Al-T位点)与噻吩单分子的相互作用。相关成果已先后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

  研究有机小分子在以分子筛为代表的多孔材料中的单分子成像与构象,是深入理解其相变、吸附、催化和相互作用过程的基础与关键。其中,有机小分子在室温或更高温度下的成像,一直是电子显微学领域难以攻克的关口。

  噻吩分子比苯分子或吡啶分子尺寸更小,在ZSM-5分子筛(沸石分子筛)孔道中可以自由旋转,其速度之快,极难被电子束捕捉与清晰观察。但是,因噻吩分子含有硫元素,能够与分子筛孔道形成O-H-S氢键,从而比苯、吡啶或对二甲苯等分子更易与分子筛建立起较强的相互作用。相关成键限制了噻吩分子在孔道中的自由旋转,使噻吩分子可以呈现出与电子束接近垂直的平面构型,从而可以利用最先进的电子束成像技术观察。另外,ZSM-5分子筛的0.5纳米左右的孔道并不是无限对称的圆形截面,不同位置的Al-T位点呈现出不同的空间位阻,与噻吩分子形成氢键时的键角不同,形成氢键的机率也不同,这样就能够用噻吩分子极细微的空间构象来进行解析。

  据悉,该研究既是分子筛电镜成像技术的突破,也是分子筛孔道与客体分子复杂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为在皮米层次理解催化的本质以及控制产品选择性提供了新的方向,将有效解决先进煤化工合成气制备烯烃或芳烃,以及CO2加氢制备绿色航煤与绿色化学品的共性基础问题。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