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盘活高校及科研机构科研成果   推进专利转化运用

2024-02-28 10:58:23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李洋 评论:0
  本报记者 李洋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要力量。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9.4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9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1/4。但同时,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利成果‘不愿转’的顾虑、‘不会转’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梳理盘活有价值却被闲置的专利成果是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要任务。”2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有关进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在会上如此表示。

  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

  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国资委、中科院等7个部门,出台《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提出到2024年底前实现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盘点全覆盖,2025年底前加速转化一批高价值专利,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和实施率明显提高。在主要任务上,方案明确了全面梳理盘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组织企业对筛选出的可转化专利进行评价反馈,分类开展高价值专利对接推广和落地转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优专利增量等4方面工作。

  王培章表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是动态变化的,新申请、新授权专利不断涌现,不转化运用又将成为新的存量专利。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做优专利增量,才能从根本上盘活,避免“前清后积”。《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提出通过企业评价反馈的环节,高校、科研机构可以在综合服务平台上及时接收企业的技术改进和产学研合作需求信息,建立精准对接的渠道,从而更好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产出和布局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高价值专利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促进高校专利转化运用是推动高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楠表示,近年来,教育部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协同,结合高校实际实施一系列举措,加快促进高校专利转化运用。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高校专利转化数量增长迅速,近五年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6000多项增长到2.1万余项,转化金额从33.9亿元增长到110.1亿元。

  “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面对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还有待提升,特别是高校源头创新的重大潜力还未充分释放,需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李楠说。

  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副局长武斌介绍,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积极探索许可、转让等多种转化方式,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促进转化运用。如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探索了附条件许可转化模式,通过与企业深度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积极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探索了“先赋权后转化”“先赋权后独享”等转化新模式,拓宽了成果转化的路径,提高转化运用效能。

  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推动专利产业化的生力军,也是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活力源泉。

  此次会议透露,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4部门制定了《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将于近期印发实施。

  在工作目标上,该方案以专利产业化为主线,到2025年底,通过知识产权普惠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能力水平整体提升;重点培育一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在重点任务上,方案以全链条服务为理念,通过融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畅通资金链、筑强人才链、打通服务链,加速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在普惠服务上,方案明确要重点普及推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产品,发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作用,提升区域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效能,夯实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基础。在样板培育上,方案筛选建立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开展重点培育,建立入库企业动态调整机制,打造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中小企业样板。在政策支持上,方案围绕专利产业化重点任务,整合相关部门政策资源,面向入库企业按需匹配支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在组织实施上,方案从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监测评价、加强培训宣传等四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确保任务有效落实。

  资本市场助力专利产业化

  科技创新需要长期的投入,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资本市场助力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方面将发挥哪些作用?

  对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二司一级巡视员竺煜回应称,目前,区域性股权市场已初步搭建成基于区块链的场外市场设施,逐步建立起符合当地实际和中小微企业特点的基础服务体系、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和上市规范培育体系,能够为入库企业提供登记托管、股权转让、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等权益管理服务,股权、可转债、股权质押、信贷对接等融资服务,规范运作、辅导培训、并购重组等上市培育服务,截至2023年底,全国3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服务企业17万家,其中“小巨人”企业19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000多家;培育上市公司12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950家。

  值得注意的是,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及《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均提出支持以“科技成果+认股权”方式入股企业,是认股权在专利产业化领域开展的有益探索。

  在业界看来,“科技成果+认股权”一方面能够给予专利持有人、企业和投资方更大的灵活性,解决专利等科技成果估值难、转让难的问题,有效促进专利产业化;另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专利产业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2022年以来,证监会先后批复同意在北京、上海、重庆等3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稳妥推进认股权全周期服务体系建设,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截至2023年底,3家区域性股权市场累计完成认股权登记近100笔,涉及融资金融近9亿元。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