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潮品 > 新技术 > > 正文

突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关键技术,院士专家建言——要打造一个产学研协同攻关的有效机制

2024-03-26 14:12:3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王延斌 通讯员 刘佳 评论:0

  “中国土壤先天缺磷,作物生长需要磷。但过量用磷会污染土壤。怎么办?”西南大学教授陈新平给出的答案是“需要新技术”。

  陈新平是在3月23日召开的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学术交流研讨会上作上述发言的。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许为钢,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赵振东,玉米生物育种全国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赖锦盛教授等70余位专家参会,共同就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行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会议现场(刘佳 摄)

  专家表示,近年来,粮食生产工作一直强调稳面积、提单产。尽管未来依靠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带来的产量增量有限,但在提升单产方面依然有较大潜力。

  “作物品种选育是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某一方面某一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种业安全的全局。需要统筹安排,而不要偏废某些方面某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许为钢研究员认为,“从育种的角度看,小麦产量未来依然有着较大的增长潜力。”

  谈到玉米生物育种技术进展,中国农业大学赖锦盛教授提到了“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的重要性,他认为,要加快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开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快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牵头建设,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河南农业大学等16家单位共建。该中心立足黄淮冬麦区北片和黄淮海夏玉米区,面向全国,聚焦“粮食安全生产”“农业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中亟须解决的育种技术效率低、突破性种质和品种匮乏、小麦玉米两熟丰产潜力挖掘不充分等关键问题,突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小麦、夏玉米的生产水平,为实现粮食增产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