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 > 创业孵化 > > 正文

人才强区,淄博高新区如何破题“出圈”?

2024-03-26 14:08:32
来源:淄博高新区 作者:徐磊  评论:0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自古以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在“聚”,目的在“用”,要“聚”有其力,并且“用”得其所。

  那么,作为科技创新高地和人才集聚地,淄博高新区要如何聚?又如何用?如何破解人才强区这一高质量发展必答题?

  ——既要在环境上、政策上、待遇上形成引得来、留得住的“磁场”,又要在机制上、空间上、服务上搭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舞台”。淄博高新区用“四心”念好人才“引育用留”四字诀,增强其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实现人才总量不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让人才这个最大变量充分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目前,全区累计拥有院士工作站33家,培养引进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人选56人、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人选90人,山东省及以上人才数量占淄博市50%以上,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聚智汇力、赋能增效。

  倾心引才:畅通渠道 形成“强磁场”

  “尚贤者,政之本也。”淄博高新区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市场导向,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拓宽引才荐才渠道,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淄博高新区成立高新区工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人才专题会议,不断规范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优化提升高新区人才工作考核办法,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分领域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凝聚党管人才工作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不仅在宏观上把牢人才工作方向、优化顶层设计,淄博高新区还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人才工作专业化社会化进程。2022年8月,推动成立淄博市首个人才发展公司,建立市场化引才“高新路径”,构建政府和市场有序分工、良性互动的人才资源开发新格局。2023年运用“部门+人才科创党建联盟+人才发展公司+引才机构”多主体协同的高层次人才引育模式,与5家第三方机构达成合作,建立面向企业负责人的常态化人才分类推送机制,精准匹配企业创新发展所需高层次人才400余人,实现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5人,入选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获评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专家12人,位列全省区县前三名。

  搭建起了适合自身的引才路径,那么,如何畅通人才与淄博高新区相互成就的“双向奔赴”之路?

  淄博高新区不断拓宽引才视野和渠道,让更多“千里马”在淄博高新区大地竞相奔腾。通过打造“天淄雄厚·博揽英才”招才引智特色品牌,常态化开展云聘季、大学生工作团、名校直通车等品牌活动,设置人才节、“火炬杯”青年菁英创业大赛、人才俱乐部等人才创新创业和沟通交流平台,充分释放高新区招才引才强大“磁吸力”,高端人才引进工作获省综合评价第一名。同时,在青年人才引进方面,组织企业参加“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和“淄博—名校人才特招行动”等活动,联合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举行高新区专场线下人才招聘会,提供高校毕业生实习岗位600余个。搭建招才引智“云平台”,依托淄博高新区人才数字大脑开发淄博高新招聘云,打造云上人力资源产业园,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0+重点高校开展集中宣传工作,为企业搭建起人才和岗位的“数字化桥梁”,对求职者以及企业招聘岗位信息进行精准分析和数据挖掘,年均引进青年人才7000余人。

  引“千里马”竞相奔腾,更需真“伯乐”辨才、识才、举才。“对研发人员来说,很大的难点就是把成果转化落地,淄博高新区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同时我们也有这份职责,吸引更多人才来高新区就业创业,依托高新区这个平台,把创新创业的成果转换成真正实用的东西。” 作为淄博高新区首届招才大使的烟台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洪亮如是说。

  2023年9月,通过聘任,6名高层次人才为首批“淄博高新区招才大使”,淄博高新区开启了“伯乐引才”“以才引才”“亲情引才”新格局,让更多人才在这片沃土繁花满枝。

  悉心育才:强化平台 搭建“大舞台”

  “我是渴望创新创业的,成果也需要落地转化,恰好淄博高新区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给予我创业路上更多动力和扶持。”山东超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刘通感慨地说道。2021年,他以压电MEMS传感器项目参加了淄博高新区第一届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30万元奖励,将企业孵化落地在齐鲁智能微系统创新产业基地,目前公司相关产品已应用于黄河大桥等8座长跨度大桥的健康监测。

  这只是淄博高新区引才育才的一个缩影。

  才以业聚,业以才兴。近年来,淄博高新区真金白银吸引人才,更是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倾尽一切为人才夯实平台载体,搭建起了育才“大舞台”,让广大人才在淄博高新区得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淄博高新区不断完善国家省市区四级人才梯次化培育机制,实施区级“火炬系列”人才工程,加强对本土人才激励培养,深挖高层次人才“蓄水池”,助力35名本土人才“破土而出”,给予每人最高40万元资金支持。

  围绕“育才”,高质量搭建平台载体。淄博高新区不断优化提升创新平台能级,高标准建设淄博科学城,以“大孵化”格局拓展创新发展空间,不断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生命周期孵化体系,加速聚集科技和创新资源。现拥有各类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36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投资3.6亿元建设了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MEMS、电子综合信息五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20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7家;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14家,院士工作站33家;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共建国家高新区MEMS研究院等研究院14家。

  “我们公司最初核心创始人仅有5人,现在发展到200多名员工,正是得益于淄博高新区实力雄厚的科研平台和优渥贴心的孵化政策。”山东则正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质量经理王芳说道。

  一切就绪,只等你来!一项项科研项目落地、一个个关键技术攻克,淄博高新区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天地。

  真心用才:创新机制 打造“新高地”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

  “新华制药形成了从院士到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中青年专家的多层次高端人才队伍,建立了雄厚的人才基础,企业科技创新活力迸发。”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长生介绍说,得益于雄厚的人才储备,突出“人岗相宜”,新华制药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心脑血管类、抗感染类、中枢神经类、生物药物等生产企业。

  用好人才,还要不断打破体制壁垒,广泛集聚人才而用之。淄博高新区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持续优化人才评价方式,创新实行以薪定才、以绩推才和以赛评才的人才认定机制,在市级高层次人才目录认定A类、B类、C类人才基础上,将区级高层次人才认定为D类人才。根据企业纳税及人才引进情况,实行企业配额制,打破旧有条框与束缚,为人才发展“松绑放权”。目前,D类人才已认定61人。

  同时,淄博高新区充分用好用活与高校用人共享机制,在提升技术“原创力”和成果“转化力”上,紧密联系高校、科研院所,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提供人才支撑。采取“政府+高校+企业”人才联动培养模式和“双导师制”,共建武汉理工大学淄博研究生实践基地,构建了资源共享、人才共培、共创的共同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深度融合,开启校城合作新篇章。

  “我有幸作为与国检集团淄博公司技术合作的高校老师参与到‘科技副总’的选聘活动中,角色转换使我在思想上从一个单纯的技术推广者,转变为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科技开拓者。”吉林大学教授李芳菲表示,“科技副总”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在各处扎根开花,助力教科产融合发展。

  据介绍,淄博高新区全面推动校城人才共建共用共享,推进高校科研院所成果链与高新区产业需求链深度融合。目前,在淄博高新区担任“科技副总”的高校专家教授达到50人。

  俗话说:“是虎给座山,是鲨给片洋”。事业是激励人才的根本,人才能否扎根,能否开花结果,关键看地方政府能否给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人才的创造潜能,从而变“小才”为“大才”、变“良才”为“优才”,将人才真正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刀刃上。

  暖心留才:优化服务 构筑“生态圈”

  留住人才,就是留住城市发展的未来。人才工作既要有引才、育才、用才的“前招”,更要有留才的“后招”。

  “优良的政策环境为我们公司人才引育提供了助力,创新来淄体验券、‘埋单’学费、产权型人才公寓等全方位的支持,很有针对性。”山东新视界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许丕显说道。

  集成最给力的政策。淄博高新区推动政策创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强化以人才政策升级引领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人才政策“最优加一点”实施落实机制,蹚出一条以人才政策改革创新破解瓶颈制约的新路子。在全面落实市级“人才金政”的基础上,淄博高新区健全区级人才政策体系,连续出台4个综合性人才政策、2个专项人才政策,在全省率先发布“青年人才十条”“人才生态七条”,实施“人才金种子计划”“来淄体验券”等超常规举措,切实以政策活力提升引才聚才“虹吸效应”。

  “淄博高新区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更加明朗,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氛围更加浓厚,充分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纽氏达特机器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巩相峰说道。他在淄博高新区创立了法奥协作机器人,目前行业内唯一一家实现所有零部件自研自产自用的高新技术企业,解决了行业多项“卡脖子”问题。

  提供最贴心的服务。淄博高新区创新政务服务机制,围绕产业项目建设、企业上市等需求,拓展“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领域,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生命周期“用地一件事”改革、全省率先开展“企业挂牌上市合法经营认定一件事”改革。在产业园区建设多功能、集约化、个性化企业服务站点,采取委托行使、驻点服务等方式,下沉102项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一张表单”、部门协同、数据共享等形式,实现“园区事园区办”。目前,企业服务站已辐射5000余家企业,办理各类事项4000余件次。

  造浓最有爱的氛围。淄博高新区坚持数智科技赋能新时代人才工作,创新推动人才数字化改革向智能化转型,建设省内首个“人才数字大脑”,以“人才智库”为核心,推出来淄人才体验券、人才云图、揭榜挂帅等七大线上应用场景。“人才智库”已入库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入库人才项目221个。首创淄博市内区级“优才卡”,向区内紧缺人才及优秀存量人才发放“高新优才卡”,开发“人才码”,创新“线上事务掌上办+线下服务码上享”模式,为持卡人才提供教育、医疗等全方位服务,解决了人才后顾之忧。目前,已设置淄博北站、世博高新医院等六大线下场景。2022年以来,发放人才码80个,提供线上、线下服务1000余人次。

  引得来“凤凰”,更要留得住。淄博高新区高品质涵养人才新生态,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在创新创业的路上披荆斩棘、飞驰人生。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淄博高新区有爱才重才的真情实意、有干事创业的发展空间、有引育留用的创新机制,未来将朝着打造“五个新高地”、争当淄博转型跨越发展龙头和引领者的目标,与八方贤才一路相伴,向高而攀、向新而行。

(责任编辑:范晓婷)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