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 > 科技服务 > > 正文

聚焦京津冀 产业协同点线连成面

2024-02-28 11:11:05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陈曦 华凌 陈汝健 评论:0

  新年刚过,天津武清汽车产业园内的数十家企业就已全面开工,车间内机器轰鸣。

  “天津工厂一期已投产,订单量逐年上升,二期工厂也将于明年建设完成。”来金集团副总裁、来金天津工厂总经理刘新法站在全自动化冲压车间对记者说。

  在他身后,整装待发的零件将发往距工厂仅80多公里的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来金(天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北京奔驰在京津冀地区的供应商之一。从北京奔驰到理想汽车,一辆辆京产汽车加速下线,产业链也向京津冀延伸。

  数据显示,京津冀已有近200家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与北京经开区的整车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三地着力提升产业协同水平,区域配套更加紧密,一批优势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逐步形成。如今,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六链五群”新图景已经绘制,将“协同”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产业协作“一盘棋”越下越大。

  产业转移承接向产业链合作转变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疏解”“承接”也是京津冀产业协同的关键词。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张志松给记者的一组数据,清晰地记录了十年来产业的迁徙。

  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7亿元,年均增长率26.5%;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

  精准定位、错位承接,一个个产业项目在地理位置的“大迁徙”中重塑生产力,形成承接地新的经济增长极。随着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产业转移承接也逐步向产业链合作转变。

  “我们起初在这里仅建了个点。后来,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这里成为威卡威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秦皇岛威卡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几年前,汽车外饰零部件制造企业威卡威从北京迁至秦皇岛经济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是秦皇岛市的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威卡威的到来,成为秦皇岛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上的“关键少数”。

  “从最初项目承接,到后来产业链重构,秦皇岛在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秦皇岛市委常委、秦皇岛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兼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樊海涛说。

  产业链形成的聚集效应让秦皇岛新兴产业动能愈发强劲,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达26家,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603.31亿元,同比增长9.41%。

  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南开指数报告2024》显示,京津冀产业协同有助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加快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内在驱动力,有助于推动创新要素聚集。测算结果表明,2014—2022年期间,京津冀整体产业协同的综合指数稳步提升。

  三地产业协同布局“六链五群”

  春节前夕,天津滨海高新区企业麒麟软件安全生态联盟迎来了新一批成员单位。成立一年来,联盟已汇聚网络安全厂商90家,建立了麒麟操作系统安全漏洞协同机制,与在京的北信源、360等单位深度协作,解决政务、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用户的安全漏洞治理问题。

  “对于增强操作系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来说,在关键环节建立监测和协同保障机制格外重要。”麒麟软件安全研发部总经理杨诏钧向记者透露,作为滨海新区信创产业的领军企业,麒麟软件已被收入“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图谱,将更好地联手链上企业打造国产软件安全生态。

  杨诏钧所说的产业链图谱,是三地结合各自产业优势,分别牵头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等6条产业链,联合绘制完成。在图谱绘制同时,三地梳理形成了“卡点”攻关、“堵点”招商、重点企业“三张清单”,为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优链,提供“底数图”和“导航图”。三地还聚焦生物医药、电力装备等5个产业集群开展梯次建设,汇聚发展合力。

  “六链五群”新图景的绘制,为三地锚定产业协同新格局和目标。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园区将重点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挥好自身在成熟产业基础、科技创新资源和自动驾驶示范区应用场景等方面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区域优势产业集群。

  “我们将与天津武清、河北廊坊的相关园区进一步加强上下游协作,提升奔驰等龙头企业在津冀地区零部件的配套率,吸引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聚集京津冀。”该负责人说。

  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伯正表示,三地将进一步深化产业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共建体系、共筑优势,共推联合招商、共搭合作平台、共育产业链群,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合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京津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产业力量。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