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 > 科技金融 > > 正文

湘潭高新区:54家企业获授信263.21亿元

2023-09-06 10:14:20
来源:湘潭日报·新湘潭客户端 作者:李容容 胡歆宸 评论:0
  9月5日下午,湘潭市产业强市“千百十”工程党政银企对接会湘潭高新区专场举行。当天,永霏防护、大唐发电、金杯电工等54家园区企业与14家金融机构签约,获得总金额高达263.21亿元的金融授信支持。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出席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志雄致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刘新华,湘潭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荣,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刘科,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市分行行长陈翊高,高新区领导蒋谦等出席活动。

  长期以来,湘潭各金融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主动融入湘潭、扎根湘潭、深耕湘潭。2023年,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金融“暖春行动”,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进县区、进园区、进产业”,先后举办专场对接会10余场。截至7月末,全市新发放贷款389.63亿元,其中首贷客户1589家,首贷金额达61.52亿元。

  近年来,湘潭高新区持续深化金融赋能,目前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网点达31家,与46家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达成长期合作,2022年至今已累计投向园区资金694.47亿元。本次54家企业获授信金额263.21亿元,更是开启了湘潭高新区“产业+金融”发展的新纪元。

  刘志仁表示,这次对接会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也是更好发挥金融支撑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委、市政府将始终坚持“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战略导向、一以贯之落实惠企政策的鲜明态度和支持银企深度合作的重大举措不动摇,全力营造银助企旺、企旺银兴的肥沃土壤。希望各金融机构和企业坚定信心和预期,抢抓机遇、形成合力,在更宽更广的领域实现互促互进、共生共赢。

  刘志仁强调,要搭好桥、铺好路,持续深化银企合作。全市各园区、有关市直部门要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持续擦亮“价值莲城”营商品牌,完善银企合作常态长效机制,全链条提供“母亲式”服务。要重创新、抓落地,持续放大赋能效应。希望广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开发更多符合湘潭市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尽快推动银企合作协议落地见效,真正让真金白银转化为推动湘潭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要练内功、强主业,持续提升综合实力。企业要将诚信视为生命线,加强管理、练好内功,聚焦主责主业,抢抓政策机遇,加强技改投入,注重产品创新,推进降本增效,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吴志雄在致辞中表示,经济要发展,银企合作是关键。近年来,全市金融系统在支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工作中主动作为,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党政银企对接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加快推动高新区乃至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高水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金融机构多讲湘潭话,落实政策要与湘潭的实际相结合,既要考虑银行的经济效益,也要关注湘潭的发展;希望广大企业提升竞争力,要把争取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的着力点放在强素质、树形象上;希望政府部门创造好环境,要主动为金融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在积极扶持企业发展的同时,帮助银行排解金融风险。

  陈荣在介绍湘潭高新区产业发展情况中表示,当前,湘潭高新区致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开了金融资本增值的新空间,传统产业正如一片亟待开发的富矿,前景广阔、回报丰厚,期待大家深耕细作;致力新兴项目招大引强,提供了金融资本融合的新场景,目前已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个,总投资规模90亿元,期待大家深入合作、共赢未来;致力城市品质提档升级,搭建了金融资本投放的新平台,正全面对标市委市政府“六融”思路,全力打造长株潭融圈“桥头堡”,期待各方加入新平台、再创新辉煌;致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厚植了金融资本成长的新土壤,坚定不移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让企业家当主角、站C位已经成为全区上下的广泛共识。

  签约结束后,举行金融产品宣介及分区对接交流活动,依次宣传推介了中国建设银行、长沙银行、北京银行、湘潭农村商业银行等的金融产品。

(摄影:方阳)

(责任编辑:陈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