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推荐 > > 正文

第二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京召开

2024-01-25 11:44:3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冯婕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评论:0

  日前,由永定河流域公司主办的第二届永定河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大会聚焦灾后流域生态安全、农业安全和防洪安全,从气候和自然地理的宏观视角分析洪水演变规律,探究流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科学路径。

大会会场。主办方供图

  永定河流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霍连明表示,永定河流域公司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将继续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搭建科技研发平台,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通过建立科学研究与管理决策深度融合、科学研究与治理工程方案协调推进的攻关机制,着力解决流域治理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不断塑造流域治理新动能新优势。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以“特大城市外洪内涝联防联控能力提升”为题,从气候背景出发,提出了洪涝联防联控脱节、监测预警失灵、缺乏链生灾害耦合推演和动态评估技术等问题,从流域统筹防御体系、洪涝协同监测、智能预警、场景推演方面指出了如何提升流域洪水与城市内涝联防联控能力。为处理永定河防洪与北京城防涝的关系,科学布置流域防御体系,提升预警和决策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张波以“永定河生态环境调研与推进流域美丽河湖建设建议”为题,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梳理了五大重要关系和区域协调、协作、协同等相关战略要求,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逻辑,他从流域规划、协调机制、生态考核、生态补偿四个方面提出了深化流域协同保护的建议,为永定河流域的协同治理开拓了思路。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杜太生围绕“黄淮海平原高水效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进行介绍,梳理了黄淮海流域农业与水资源、农业耗水演变和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以及农业节水潜力和实现路径,提出了高水效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藏粮于水,确立用水红线,加快农业水网建设,对永定河流域开展农业节水、建设示范区有重要借鉴意义。

  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余锡平着重探讨了“华北平原极端暴雨洪水事件共性机制”问题,系统梳理了多个国家发生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历史教训,重点分析了华北平原受灾人口最多的前7场极端暴雨洪水事件,总结提出了这些极端暴雨洪水事件在降雨时间、降雨空间、气象水文、气候周期等方面的共性特征,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台风运动规律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研究员刘家宏结合北京市门头沟“23.7”特大暴雨洪水,对“23.7”暴雨过程和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对永定河流域“23.7”特大洪水进行了全面复盘分析,提出适当提高跨沟桥涵的过流能力等建议。

  大会设置了“青年学术论坛”。来自永定河流域公司的9名青年员工结合业务开展过程中个人和团队的创新创造和提炼总结,围绕农业节水增粮模式、资金平衡模式、清淤技术、用水权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课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