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加速实现“双碳”目标

2022-03-06 12:17:38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叶伟 评论:0
  今年全国两会,“双碳”仍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如何加速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政策引导基础上,加快推进法制体系构建、技术创新与革命、市场体制建设,促进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长期和系统性的工程,其推进工作需要循序渐进有序落实。”全国人大代表、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姜希猛表示,2021年以来,我国在推进“双碳”工作中取得了较大成效。特别是去年10月出台的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了基本方向、领域及任务。同时,各行各业也在各自不同领域提出解决方案、献计献策。

  在推进“双碳”目标和进程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所面临的挑战。姜希猛说,当前,对碳达峰、碳中和认识的紧迫感不足,需要增强自上而下的危机意识。同时,能源基础数据有所缺少,能源管理基础设施还较薄弱,生产过程能源消耗监控及能耗评价手段的不足。此外,国家及地方有关“双碳”法制法规需要建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金陵石化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春生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存在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立法与政策实施相脱节、下位法缺乏上位法依托等问题。同时,全国碳市场建设存在制度体系不够健全、配额分配仍需优化、推广应用范围较小等问题。

  “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转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表示。

  黄震说,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世界第一,占比超过全球总量的1/4,CO2排放占全球总量的1/3。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我国仍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2021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远高于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煤炭占比。“我国需要用更短的时间,先实现碳达峰后实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

  需完善“双碳”政策体系

  针对上述挑战,如何推动我国“双碳”目标有效落地?

  政策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黄震表示,要统筹推进“双碳”法律法规与配套规章立改废,重点加快面向“双碳”目标的环境保护法体系、能源法体系和相关法律构建,为我国能源变革与转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强法制保障。

  姜希猛说,尽快建立在政府主导下的“双碳”任务推动的组织构架,明确各个主体责任。同时,制定落实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及任务,制定出台民生及行业降碳减排的评价标准。

  张春生也表示,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法工作,完善碳税、碳交易等碳减排根本制度。同时,加快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机制,科学制定配额分配机制,适时将石化、建材、钢铁等行业纳入碳市场,设计更多的交易品种和准入机制。

  同时,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要大力推进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与革命。黄震表示,要高度重视能源科技革命的作用,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燃料、碳捕集与利用和储能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

  姜希猛也表示,要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发展光伏、风电、多元储能等新能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此外,姜希猛说,经开区、高新区等园区是碳排放的主要场所,是践行“双碳”战略的重要场所,“因此,在一些典型代表性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数字化助力“双碳”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能源数字化转型越来越成为业界的共识,在“双碳”目标下,数字化更成为企业及减碳的重要手段。

  “数字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驱动力。”姜希猛说,加强能源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推动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电力系统融合发展,加强智能电网、工业能源互联网建设,保障“双碳”目前、任务顺利完成。

  姜希猛进一步表示,有序推进能源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能源生产、消费和碳排放相关数据的实时采集,保证数据标准、准确和可信,推动建立完善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统计监测和决策分析体系,提升能源管理和碳管理的精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茜表示,要探索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数字化技术在低碳生产、低碳生活、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场景的研发应用。同时,鼓励和引导各地市建设“城市双碳大脑”,全面融合建筑、交通、供暖、用电及城市重点企业行业的各类生产生活数据,实现动态监测城市的碳排放数据,并通过多源数据的深度融合分析,精准评估城市的碳减排潜力并进行碳达峰预测,有效解决各城市无法全面、准确掌握本地碳排放情况的问题,提升政府精准施策能力。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