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南京:打造“永不落幕”的软件产业盛会

2022-11-28 10:28:1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张晔 实习生 张适逸 评论:0

  11月25日,为期三天的2022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正式闭幕。

  据悉,此次软博会设“线下展”和“云上展”,“云上展”有超过2800家企业参展,上线展品4300多件,累计浏览量突破253万人次。线下展结束后,云上平台借助VR技术还原保留线下展馆实貌,让观众可以继续随时随地“云逛展”,此外还将持续开展云展览、云会议等专题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软件产业盛会。

  本届软博会以“软件赋能 数智转型”为主题,聚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息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展览、论坛、对接洽谈活动,全方位展示了软件产业的前沿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以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线下展分为4号馆名企名园馆、5号馆数字技术馆,参展企业近500家;软博会同期,南京还首次举办了2022中国工业软件发展大会,参展企业近200家。

  展览+论坛,看当下亦谋未来

  软博会,是前沿软件科技的“秀场”,是行业实力PK的“赛道”,也是软件产业从当下看未来的“风向标”。

  走进展馆,扑面而来的感觉是这场展览真“硬核”——从名企名园馆到数字技术馆,再到同期的工业软件专题馆,群星璀璨。华为、南瑞、润和软件……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巨头”实力不凡,当然,也不乏初露头角的新锐企业同台竞技。

  从IT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未来产业到工业软件,越来越突出“自主创新”是企业展览的一大共性。这也是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以应用场景需求为牵引,推进数字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发展,已成为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的深刻共识。

  展会期间,2022中国(南京)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会、2022中国(南京)信息安全大会、“东数西算”助力数字经济协同发展论坛、信息技术赋能未来产业发展论坛等近20场论坛活动悉数登场。各论坛所涉及的具体应用场景、解决方案虽有不同,聚焦点依然是“自主创新”。

  如何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如何放眼长远、相辅相成?软博会上,我们看到了整个行业的思考与聚力。

  线下+线上,软件名城提质升级

  同期上线的“云上软件产业博览馆”,通过云展览、云会议、云直播、云对接等多种活动,全景呈现了线下展览和论坛活动。观众可以足不出户,零距离感受软博会盛况;采购商可以与参展商在线商务洽谈;参展商可以自主直播、开展个性化宣传。

  相比去年,“云展览”板块云上展厅的行业分类更细了。IT基础设施展区、基础软件展区、应用软件展区、信息安全展区、未来产业展区和产业数字化展区,集中展示基础软件最新发展成果、优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行业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以及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先导区建设成效;知名企业展区、城市及重点园区展区,集中展示各地软件产业蓬勃向上的发展生态。对于展商和观众来说,搜索信息从大海捞针升级为一键触达。呈现形式变化的背后,是产业结构的一次次迭代跃升。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也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作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南京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更是率先开启中国软件名城建设提质升级行动,聚力打造产业规模领先、核心科技自立、创新活力迸发、名园名企富集、数字生态繁荣、应用场景多样、社会治理蝶变的中国软件名城头雁标杆。《南京市推进软件名城提质升级 打造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规模突破1万亿元,涉软从业人员超过110万人,涉软企业总数超过6万家,形成中国软件名城提质升级全国示范。

  在本届软博会的信息技术赋能未来产业发展论坛上,还发布了《南京市加快培育新赛道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计划指出,未来南京将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领域应用推广;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性能、促进产业应用;在基因与细胞领域,进行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集聚协同、全产业链布局;在元宇宙领域,布局重大科技专项,实现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打造场景应用;在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领域,打造全链条、高端化产业体系,推动新技术示范应用;在氢能与储能领域,聚焦新技术应用和辅助服务、推动动力电池循环应用发展,开展氢能领域技术攻关,加大技术应用示范推广力度。

  (大会组委会官方供图)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