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大咖纵论2023-2027年机遇与挑战:

充分释放中国经济中蕴含的长期增长的潜力

2022-12-29 15:05:49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张伟 评论:0
  12月28日,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举办的第44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经济界人士以“2023-2027: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深入探讨了2023-2027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并提出在困难中寻找机会,实现经济重振增长的解决方案。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院长李稻葵:

  必须逆转经济增速下行的趋势

  李稻葵认为,为实现2035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宏大目标,中国必须逆转经济增速下行的趋势。任务虽然很艰巨,但中国经济的潜力巨大,要有信心:首先,中国百姓充满活力,工作勤奋,国民储蓄率较高,这是解决诸多经济问题的重要基础;其次,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中国每年工科类大学毕业生超过美欧印日韩的总和;再次,中国经济规模大,产业部门全,国际形势的塑造能力和应对能力较高。

  同时,李稻葵提出“宏观调整、微观搞活、国际稳住”12字解决方案。他认为,宏观调整不是指实施传统的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而是一方面把地方债的一大部分转成低利率的国债,并将其他地方债通过中央的债务化解机制加以化解,另一方面调整稳住房地产行业,给予增长的空间。微观搞活要搞活3类关键少数群体,一是民营企业家,二是科技创新人员,三是地方政府官员。面对复杂国际形势的时候要实事求是,搞好统一战线,利用好有利条件。

  他强调,如能做到上述3点,中国经济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逆转增速下滑趋势,实现2035年的宏伟目标。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经济复苏要靠投资和消费驱动

  姚景源认为,中国经济虽然处在复苏状态,但基础仍不稳固。目前整个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甚至出现衰退的苗头,对于2023年经济,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很难比今年更乐观,因此经济复苏还是要靠投资和消费驱动。想要扩大消费,就要让民众有钱,因此明年的第一位任务仍然是做大蛋糕。

  与之相比,分配改革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当务之急还是在未来5年保持较高增速。稳住经济增长有利于扭转市场主体和民众的悲观预期,如果明年中国在这方面有大的作为,就能给予市场信心。中国经济保持一定的量才能谈到质,因此要质量并重。

  促进消费的第二个措施是增加就业,而明年1150万的大学毕业生是非常庞大的就业群体。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实现新增就业180-220万人,如果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在5%以上,就有利于发挥就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增长稳住,就业稳住,物价稳住,消费自然就会提升。

  关于制造业与制造业投资,姚景源认为2022年9%的增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制造业投资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即增加产量的投资,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即通过更新设备和技术改造来提升创新能力。2022年以来技术改造比重不断加大,体现了在工业领域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已经成为共识。

  他指出,在工业投资中重点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需做好两件事:一是给企业加速折旧,减免税费,鼓励更新设备,运用新技术;二是技术改造贴息,有财政条件的地方要利用补贴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

  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信心

  贾康认为,在“十四五”和到2035年的整个时期内,需将经济运行速度维护在合理区间,以此实现新时代两步走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处理好防疫抗疫和复工复产的权衡关系,在度过疫情政策调整的高压力区后,极大概率会打开新的局面。

  他强调,当前预期转弱突出表现在民营企业信心不足,社会上污名化民营企业的不良思潮和错误观点严重打击了民营企业积极性。对于民营企业的支持,应当在融资、市场准入等等政策上真正做到一视同仁,让全社会进一步形成民营企业是自己人的社会氛围。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培林:

  更好地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地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刘培林认为,应当向居民发放现金或消费券等补贴。立足于明年的现实情况,想要在后疫情时代“重启”中国经济增长,有必要向居民发放直接的补贴以促进居民消费,此举比发放到地方政府、某个行业或企业要更有效率。

  从更长远角度看,刺激内需应当着眼于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2021年中国居民五等分收入组中最低的两个组共有5.6亿人,人均收入是每个月1116元,这些人群的收入连日常的体面消费都难以满足。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参与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这样才能实现内需和消费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研究员袁钢明:

  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回升,打造向上经济循环

  袁钢明认为,中国经济存在很大潜力,但也面对严峻挑战。按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标准看,2023-2027年经济增速必须达到6%,实现这一目标非常困难。经济增速下降,最大的问题在于消费。

  2022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5.9%,问题已非常严重。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收入的下降,对待消费问题要从如何增加收入的角度想办法,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现在中国应该加大财政调整力度,打破消费下滑僵局。

  对消费的一些重要领域,比如家电产品或大件日用品,可以采用降低销售税的办法,而不仅仅是发补贴;对于消费所依赖的民营经济和网络经济,要加大支持力度;货币政策要配合财政政策,保持适度宽松,调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办法要大胆,刺激消费,才能推动经济回升,打造向上的经济循环。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