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实施“四个计划”,紧抓五个方面,甘肃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02-17 10:50:1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邸 金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评论:0

  春节过后,甘肃省紧锣密鼓“放大招”。癸卯年第一场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拿出了“开年就开跑”的使命感,凝聚了“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2月3日,甘肃省印发实施了《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用实打实的47项政策红利助推陇原发展;2月8日,2023年全省科技工作会召开,起手定势,落子创新,8项指标赋能全年科技创新工作。

  “2022年,由企业牵头承担的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占比达到70%以上。”甘肃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较2017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175%,达到1683家,较上年增长22.8%。技术合同交易额翻了一番,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提高了4.37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2%。在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企业的创新“光环”愈加耀眼。

  自主技术助企业攻城略地

  善谋力行,实干当先。春节前,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甘肃省建材院)成功中标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项目中深层地岩热供热工程。据了解,该工程已列入国家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民航“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民航重点建设项目。

  “这对于甘肃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和面向中西亚的‘进疆入藏通道’两个战略发展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院副总经理司双龙告诉记者。

  一家科研院所缘何拿下如此“热”的项目?核心“密码”是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深层无干扰地岩热技术。

  “利用钻机向地下中高温岩层钻孔,并在钻孔中安装密闭的金属换热器,将软化水注入换热器,通过换热将岩层中的热能导出,进而向建筑物供暖。”司双龙给记者进行了科普,该技术“井下封闭换热,取热不取水,对自然环境无干扰”,对地下水、土壤等地质环境无影响。“项目建成后,可在一个采暖季节约标煤1535.1吨,二氧化碳减排3791.69吨,二氧化硫减排30.7吨,粉尘减排15.35吨。”司双龙说。

  科技成果能否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能否形成可商品化的新产品、新技术?能否形成技术转移和交易的科研成果?作为国有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甘肃省建材院以3个能否为“试金石”,持续总结经验,从源头保证了研究质量,公司先后在省内外推广建设13个中深层无干扰地岩热供暖项目,建成57口地热井,工程供暖/制冷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以助磨剂、减水剂和加固混凝土为代表的一批新产品实现了产业化。

  2022年,甘肃省建材院摘得甘肃省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奖桂冠,“创新示范”实至名归。“围绕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在新材料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科技研发还大有可为。”该院董事长邵继新表示,目前,公司“绿色”相关业务收入占比已达40%以上,新业务的培育和转型发展为助力全省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硬核支撑让“小农药”释放大能量

  2月春寒料峭,但位于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的鑫隆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却机器轰鸣、车辆穿梭,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为新春增色不少。

  鑫隆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从江苏“西迁”至甘肃,主要从事农药及农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落户甘肃后,公司首个年产1000吨吡蚜酮建设项目仅用6个月就建成投产,并且半年产值销售双突破亿元,成为园区首批规上企业。

  “创新跑出加速度,我们在甘肃闯得更有信心了。”该公司董事长黄建忠告诉记者,吡蚜酮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其毒性略高于白砂糖,农业农村部已将其列为“重点推广无公害农药”。

  从“开门红”变为“全程旺”。2021年,鑫隆泰获批国家级兰州新区化工园区首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其在创新路上快速奔跑注入了“强心剂”,2019年,公司申报的“年产6000吨吡蚜酮和副产品建设项目”获批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并布局建设,“项目预计在2025年达产,届时公司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吡蚜酮单品生产企业。”黄建忠说。

  从落地到投产,短短3年多,公司已经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其中吡蚜酮项目发明专利授权2项,呋虫胺发明专利授权1项,中间体发明专利授权4项。2022年公司产值1.58亿元,实现利税1600万元,吡蚜酮单品生产产能国内行业第一,畅销国内大型制剂型农药公司和东南亚、欧盟等,“小农药”做出了大文章,迸发出大能量。“求实效、植内涵、提质量,力求打造科技支撑甘肃科技创新发展新地标。”作为公司“领头雁”,黄建忠一番话映射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也彰显出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助推全省科技创新的最强动能和最快速度。

  力争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

  科技强方能强科技,强企业是核心要义。据甘肃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至2022年间,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攀升,2022年,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682家,较上年度增长22.7%。“像甘肃省建材院和鑫隆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样优秀的企业还有很多。”该负责人说,2022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超过2500家,较上年增长37%;新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534家,总数达到768家,较上年增长128%。

  2022年,甘肃省科技厅推出《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作方案(2022—2025年)》,提出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围绕提升管理服务能力、落实惠企利企政策、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扶持资金等制定19条具体措施。

  “对新认定和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20万元、10万元;对新认定的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省级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助5万元。2022年共兑现奖补资金近亿元。”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着力在全社会营造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以构建西北地区重要的科创中心为目标,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入实施‘四个计划’为主线,着力在争创国家创新平台上下功夫、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上下功夫、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上下功夫、在引进和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上下功夫。”在全省科技工作会上,甘肃省科技厅厅长张世荣呼吁全省科技界在五个方面下足功夫,厚植创新沃土,做实强科技行动,使科技创新这个“最大变量”成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力争在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70亿元。”张世荣说。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