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正式发布

2023-05-29 09:40:2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张伟 评论:0

  本报讯 (记者 张伟)5月28日,由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关村软件园等单位协办的“2023中关村国际交易大会世界知名高校技术转移发展大会”举办。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相关话题共同交流学习。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赵清,中关村软件园总经理姜爱娜等领导嘉宾出席。

  活动上,中关村软件园联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正式发布“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赋能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

  中关村软件园总经理姜爱娜介绍,近年来,中关村软件园在推动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尝试。2021年,中关村软件园在全国首发“管家式科创服务标准”和“中关村科创服务管家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科技成果从“校园”走向“市场”。2022年,中关村软件园与北京市教委合作举办“京彩大创”北京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地孵化项目超过200项。2023年3月,中关村软件园联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功举办了2023“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对接大会,2023“千校万企”全国行计划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发布的 “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计划利用5年时间,有组织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0000家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将以“1+1+M+N”的模式开展工作,即:每年举办一场“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对接大会,围绕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组织高校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打造一个校企协同精准申报对接平台,组织全国高校科研资源和重大科技成果与企业精准对接,推动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落实落地;联合全国高校和企业打造一批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导入中关村发展集团五大类、二十小类、200余项科技服务产品,推动高校和企业协同创新;按照不同行业主题持续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对接会,解决产学研合作难点痛点,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

  姜爱娜表示,在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的支持下,中关村软件园将充分整合政产学研优势资源,打造具有中关村特色的校企合作孵化生态,赋能合作成果落地,为“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提供动能。

  活动上,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杨云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高等院校篇)》进行发布并解读。现场还有中外高校重大科技成果技术交易项目集中发布,干货满满。圆桌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世界知名高校技术转移发展趋势与实践分享”展开探讨。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共赢者。近年来,教育部持续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高校技术转业体系和能力的建设,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期待通过此次大会,积极吸纳更多国内外技术成果在中国市场转移转化,推动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落地,造福人类。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赵清指出,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也是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北京市深入落实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正进一步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的步伐。此次大会为国内外高等院校提供了交流平台,期待进一步推进机构专业化建设和机制改革的创新。

  作为中国大信息产业创新高地,中关村软件园自2000年建设以来,不断强化产学研资源汇聚,促进创新要素融通发展,在大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和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已经成长为中国大信息产业发展风向标和高科技园区建设排头兵。

  此次,“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的正式发布,聚集政产学研用优势资源,推动校企精准对接和成果落地,将进一步加强“千校万企”行动计划的组织开展,发动更多企业“出真题”,吸引更多高校“真答题”,推动全国高校赋能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

  下一步,中关村软件园将继续携手业界共建生态,期待有更多国内高校、企业及政产学研创新机构共同参与,打造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融通范式,推动高校对企业的全方位赋能,强化科技攻关,强化有组织科研,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