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信思金委员:推动高校科创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171012353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吴纯新 评论:0
  信思金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我在武汉理工大学工作近40年,感受到高校科研人员心怀“国之大者”,弘扬科学家精神,矢志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和支撑建材建工、交通、汽车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

  2023年11月4日,我到上海参加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的命名交付仪式。

  我校组织优势学科力量和多个跨院系科研团队,承担了大型邮轮国家创新工程专项中的邮轮美学设计技术、13万总吨级大型邮轮工程开发等课题的研究任务,在邮轮重量重心控制、安全返港和振动噪声控制等关键技术上做出突出贡献,支撑我国首艘大型邮轮的高质量研制工作。

  大型邮轮是国家制造业、科技水平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尽管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时会遇到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激发科学家潜能。

  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制订了科技成果转化办法,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基金),每年遴选20—30项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项目,组织约10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商业化概念验证,盐湖卤水提锂等创新成果经过商业化验证后,受到投融资机构和企业的“追捧”。

  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为此,我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今年全国两会,我提出了《关于加快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提案》。

  我建议,以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为契机,全面梳理存量专利,加强对高质量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在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体系中对概念验证中心加强统筹支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工作体系。

  围绕激发科学家创新创业潜能,创新科技成果资产管理模式,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等新模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以更高效率更实效果更大效能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高新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高新网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chinacxw#chih.org(#换成@)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