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靓“科”字招牌,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2-07-08 10:22:38
来源:西部(重庆)科学城  评论:0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西部(重庆)科学城具有良好的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城市环境和生态本底,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如何持续做靓“科”字招牌,助力科学城科技创新驶入“快车道”?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有妙招!
  党建引领高端创新平台聚集,“科”字招牌更响亮
  坐落于科学城的金凤实验室正加快建设生命健康创新策源地。但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随着一群“拓荒牛”的到来,它开启了新篇章。
  日前,金凤实验室正式揭牌投用,围绕生命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科学城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增强科学引领力,赋能生物经济发展,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首个“重庆实验室”。
  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科学之城、创新高地”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科学城建设机遇,推动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加速建设,汽车软件创新平台项目投用,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将建设百万量级中国最大规模自然人群队列。
  同时,加快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获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成立研发创新平台发展联盟,吸纳“国家、市、区级”研发平台80余个,实现高校、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全覆盖。
  “在科创局党组带领下,我局14名职工披荆斩棘,将科技创新作为科学城发展的头号招牌,其中6名党员同志更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一对多,一人负责多项工作的情况屡见不鲜。”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邓敏军称,科学城是“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全局上下将不遗余力做靓“科”招牌,让科学城在全市乃至全国更具显示度、知名度。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邓敏军深知人才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为了提升人才服务水平,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进一步推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办理由“串行”变“并行”,办理流程、时限“双减半”。截至目前,新入选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8人、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2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人才增至134人次、同比增长31.4%。
  整合资源聚合力,助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
  位于科学城核心区的大学城高校云集,日前,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调研科学城时强调,要让大学城成为科学城的创新“大脑”,让科学城成为大学城的创新“沃土”。如何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落实,是摆在科学城一众人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为此,科学城研究出台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实施方案,推动环校“金角银边”建设,围绕重庆大学等14所高校形成创新生态圈,整体构建“一区、一带、N个小生态”空间格局。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是科学城引进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但引进前期也遭遇不少挫折。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骨干赴上海交通大学考察,了解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情况,与校方磋商建设方案、拟定发展规划、梳理落地路径,将科学城产业需求和“卡脖子”问题与上海交大进行商讨,为研究院落地“把脉定向”。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科学城看中了上海交大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专业性和导向性,多次派出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党支部优秀党员与其沟通交流,从初步对接至签约历时仅1个月,而这也再次彰显了“科学城速度”。
  同时,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还牵头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改革试点,推动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等单位形成试点实施方案,合同金额超5700万元;在面向科学城核心区创新主体提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一站式服务的同时,实行卖方注册“无纸化”,登记核定“一次办”。2020年以来,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认定技术合同860余项,成交额超16亿元;完善校地联席会议制度,印发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扶持办法,促进“大学城”与“科学城”融合发展。
  当前,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紧抓科技创新“牛鼻子”,持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已签约科创类项目57个,总投资575亿元,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312个。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34人次。
  未来,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也将勤耕、深耕科创领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为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智力支持。
  (摄影:曾诚  雷键)

(责任编辑:王丹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