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区 > 园区产业 > > 正文

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

2023-10-27 14:34:19
来源:肇庆高新区 作者:赖小琴 评论:0
  10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广东省(除深圳外)5个产业集群入选,位于肇庆高新区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榜上有名,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这是肇庆高新区这一产业集群今年获得的又一项荣誉。今年7月,该产业集群已上榜2023年度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省35家上榜集群之一。
 
  连获殊荣,是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近年跨越式发展的生动体现。近三年,肇庆高新区已招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项目48个,计划投资额约200亿元,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整车、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轻量化、充电设施、汽车后市场等领域全面发展新格局,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初现雏形。

 
  专项扶持推进 产业集聚加速
 
  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赛道,肇庆市、肇庆高新区近年来持续发力,先后引进了小鹏汽车、瑞庆时代两家龙头企业。肇庆市成立了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高新区设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服务中心,出台多项专项扶持政策,实施“鲲鹏计划”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引育工程,设立新能源汽车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项目和产业龙头骨干企业。
 
  为推动产业集聚,肇庆高新区探索出了“联合招商”机制,围绕小鹏汽车、瑞庆时代“双龙头”链主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链企业协同合作,稳固产业链条,仅2022年就组织项目评审会13次,共有36个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通过评审,其中小鹏汽车的配套项目19个,瑞庆时代配套项目10个。
 
  通过不断的补链强链延链,肇庆高新区先后引育了理士电源、爱龙威机电、动力金属、骏鸿轮胎等一批优质产业链配套企业。到2022年,集群内共有企业74家,实现产值653.09亿元;其中集群主导产业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企业43家,产值613.46亿元。
 
  2021年,肇庆高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同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入选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2022年,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基地又成功申报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由肇庆高新区搭建的肇庆市汽车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了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一体化协同协作机制,促成全市产业链企业实现供需对接、资源共享,打通了小鹏汽车、瑞庆时代与其他汽车零部件企业深度交流合作的渠道,已促成全市约130家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供需合作。
 
  与此同时,肇庆高新区还先后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党委、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等专业化发展促进机构,设立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广东圆梦园孵化城等服务平台,引入了肇庆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肇庆市经济发展促进会、广东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平台,上线“广东肇庆高新区免申即享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强化协同创新 企业健康发展
 
  创新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动能。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能力近年来不断增强。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培育引进了广东省汽车配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智华(广东)智能网联研究院、广东省电动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特种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9家;与哈工大、武大、华师大等一批高校、龙头企业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建成了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海特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智华(广东)智能网联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成立全国首个城市级自动驾驶路测示范区,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空间。
 
  在数字化升级上,肇庆高新区与华为公司共建华为(肇庆)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为集群提供数字化共性解决方案开发和诊断等服务,并设立产业发展资金,用于支持肇庆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目前,集群内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5家。其中,肇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20年已入选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肇庆高新区近年持续开展“智慧能源+工业互联网”体系的建设,重点打造“智慧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创新园区,并在2022年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工业互联网园区融合应用新模式试点示范。
 
  同时,肇庆高新区创新打造园区智慧能源管理与碳排放管理平台,上线“碳账户+”金融服务体系,在全省首创“云碳贷”系列金融服务模式,已有195家企业建立了“碳账户”,其中集群企业39家,占集群企业数52.7%;为61家企业合计发放了“云碳贷”14.18亿元,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摄影:王振宇)

(责任编辑:王丹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