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区 > 园区动态 > > 正文

杭州:“三定三评”构建科技教育领域人才评价新模式

2024-04-23 14:42:58
来源:创新浙江 作者:陈苑 评论:0

  作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围绕科技人才评价,杭州市以“构建科技教育领域人才评价新模式”创新深化试点工作为契机,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目标,以开展人才授权认定为突破口,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人才评价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一套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正逐步建立。

  “分类评级+人才授权”

  让用人主体担“主角”

  “让离人才最近的用人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杭州创新性探索“两项授权”工作,让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打通人才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在科研机构授权认定上,杭州制定科研机构分级分类评价办法,实施科研机构分级分类评价和授权认定。通过将科研机构分为“科学研究”和“产业研发”两大类,设置机构定位、人才集聚、成果产出、成果产业化等评价指标,每个指标设置相应的评分标准,经计分评价为“一级”至“四级”的科研机构,可纳入授权认定范围,按级别给予不同数量的人才认定名额。

  “我们目前形成了‘机构评级+人才授权’联动模式,去年共评价确定四级以上科研机构17家,已向其中10家授权E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名额。”杭州市创新深化专题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而在重点发展区域授权认定上,杭州首次在城西科创大走廊区域内开展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通过科技三城(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举荐、大走廊授权的方式,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育、科研探索、重大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价值贡献为导向,首批授权88家企业认定E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超过百名。

  评聘自主权“放下去”

  创新活力“提上来”

  “职称评聘存在以‘材’取人问题,评审中主要以学历、论文、奖项等为判断依据。”这是科研人员职称评审的共性问题。职称评聘涉及切身利益,过往的评审体系下,由于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无法实现对科研人才全面细致的评价。

  对此,杭州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中的高级职称自主评聘为试点基础,有序规范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科研系列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

  如何借助改革试点,更好发挥评审这根“指挥棒”作用?杭州市人社局协同市科技局等单位,结合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帮助梳理起草评审方案和专业技术职务五年规划;协助试点单位组建职称评审办公室,梳理专家库成员,组建评审委员会、专业评议组,并明确各机构的工作职责,完善科研系列职称申报程序。

  最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形成了一套新的职称评聘标准——在评价周期上,研究院探索实行聘期管理,改变了以往职称“一评定终身”的惯例;在评价标准上,研究院实行分类、多元、精准评价,增设以标志性业绩成果为导向的“直通车”渠道作为特殊评审机制,对取得突出贡献和重大技术突破的高层次人才,将其创新成果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破格“一票决定”。在新的评审方案下,经浙江省科技厅、省人社厅批复同意并经自主评聘评审会议,最终研究院有5人通过副高级职称评审。

  “职称自主评聘改革不是简单下放评审权,更不是降低评价标准,而是更加突出用人导向,努力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杭州市创新深化专题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逐步扩展自主评聘机构范围,探索将评审权下放到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试行社会化评价等工作,进一步创新科研人员评价制度,保障用人自主权,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业热情。

  优化标准完善服务

  打造“近悦远来”生态

  人才在凝聚创新势能、构建开放新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人才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作为多年来连续获评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杭州在政策举措和产业环境上究竟有哪些优势被海外人才看重?海外人才缘何汇聚于此?

  除了有强劲产业基础和外向度作支撑外,据杭州市外国专家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杭州全力构筑“如鱼得水,如鸟归林”、开放包容的外籍人才集聚环境。自创新深化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杭州聚焦重点产业人才需求,进一步优化外籍人才认定标准和流程,完善相关便利化服务措施,积极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让海外人才在杭州这片沃土里“生根发芽”。

  在提升外国人才与产业匹配度上,杭州在符合目录条件的情况下突破现行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屏障,增设如“中国500强企业、独角兽企业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特殊领域引才目录;在外籍人才的认定流程上,杭州新增“经有关部门推荐人才”条目,让办理过程“一路绿灯”。

  依托多年来积蓄的人才强磁场,杭州在众多海外人才心目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通过凝聚和培养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研究团队,让有为之才成为促进杭州产业向更高能级攀升的不竭动力源,进而形成超大城市与优秀人才相互成就的闭环。

  “天下英才聚杭州”,这是杭州为建设开放包容创新生态立下的目标;“人到杭州必有为”,这是杭州对天下英才许下的承诺。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之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籍人才奔赴杭城,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见证者,一起共谱发展蓝图。

(责任编辑:陈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