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节能环保 > > 正文

投入近120亿元,江苏“一掷千金”为生态

2022-03-05 11:28:5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金 凤  评论:0

  支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并对科技支撑项目进行重点支持,2022年,江苏财政对此将有大投入。日前,记者从江苏省财政厅获悉,2022年,江苏财政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等工作的专项资金预算方面将投入近120亿元,统筹加大财政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为了浓浓的绿意,江苏财政预算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搭建起系列专项资金体系。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财政厅共同发布《2022年度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指南》,对专项资金按前沿基础、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农村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示范、重大创新载体建设等六类项目组织申报。

  江苏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李载林介绍,江苏各级财政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统筹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持续加大生态环保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投入力度,精准设立保护治理类专项资金

  今年,在认真梳理相关专项资金基础上,江苏精准设立了省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类专项资金。除列入各部门预算的运转类项目资金外,江苏还设立了涉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26亿元;重点流域性治理的太湖水环境治理专项资金20亿元;农业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专项资金25亿元;自然资源发展和保护利用专项资金约36亿元以及国土绿化林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十余项资金。

  2022年,江苏省财政还将重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国家战略,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具体来说,财政部门将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等创新手段的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助力江苏构建完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全面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的财政政策,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金融财政奖补等政策措施。”李载林说,下一步,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投资基金落地生效,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治理。

  助推江苏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加持,李载林介绍,2021年,江苏省财政厅与生态环境厅完善出台了《江苏省省级生态环境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围绕国家和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太湖治理规划、重大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生态环境领域创新型、先进性、实用性科研项目。

  创新模式,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用绿岛、生态安全缓冲区等创新治理模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创新,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近年来,江苏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李载林介绍,“十四五”期间,江苏省财政将采取项目补助、后奖补等方式,支持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试点,“绿岛”项目实施,自然生态修举试验区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美丽海湾”示范项目建设七大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为缓解环保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激发环保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近年来,江苏省财政厅、生态环境厅正式设立环保风险补偿资金池,在全国率先推出支持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产品——“环保贷”。截至2021年12月底,已有394个项目实现贷款投放,累计贷款金额251亿元,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1亿元。其中,支持民营企业项目256个、贷款金额128.03亿元,数量占比64.97%。

  李载林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风险补偿基金的作用,扩大合作银行范围,引导更多银行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生态安全缓冲区是生态空间中具有消纳、降解和净化环境污染,抵御、缓解和降低生态影响的过渡地带。例如,在城镇污水处理厂附近的废弃地,采取自然降解的方式,种植生态植物,吸收污染物,改善生态环境。2020年,江苏将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江苏省政府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2021年,江苏省财政厅统筹安排环保专项资金4650万元,对首批纳入试点的南京市、常州市、苏州市等7个具有较好环境效益和展示性的项目予以补助。

  “今年,江苏省准备在做好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项目数量。”李载林说。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