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新材料 > > 正文

新型纳米探针让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无处遁形”

2022-01-27 15:52:54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陈曦 通讯员 吴军辉 评论:0

  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然而其早期精准检测及相关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筛选尚无有效手段。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孔德领教授团队和丁丹教授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高亮度聚集诱导发光(AIE)纳米探针,可特异性结合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过表达的CD47分子,从而精准、灵敏识别动脉粥样斑块,该新型纳米探针还可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快速筛选,助力心血管疾病筛查和药物开发。日前,介绍该成果的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材料学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

  动脉粥样硬化以数十年无症状的斑块积聚为特征,严重时会引发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突然发生,包括斑块破裂、心肌梗死、卒中,甚至猝死。因此,早期准确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结合尽早主动治疗,对降低危及生命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X射线CT、核磁共振成像,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无创检测。然而,这些成像技术仅能识别晚期斑块,迫切需要开发先进的成像技术来检测早期斑块。”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论文第一作者王恺说。

  据介绍,南开团队研究制备的新型纳米探针以两亲性共聚物为基质封装TPE-T-RCN分子,并在其表面进一步功能化抗CD47抗体,以特异性结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过表达的CD47分子。

  “当静脉注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后,靶向纳米探针可以特异性聚集在斑块区域,呈现出明显的高亮度。这样就实现了X射线CT、核磁共振所无法完成的早期斑块检测。”王恺说。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在治疗与监控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检测。研究团队介绍,实验数据显示多次注射新型纳米荧光探针不会对疾病进程造成影响。此外,以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阿托伐他汀和肝脏X受体激动剂GW3965为例,该荧光纳米颗粒还可实现优于核磁共振和X射线CT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疗效的快速筛查,有利于加快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研发进度。

  “我们也对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抗CD47纳米探针能够准确靶向人颈动脉斑块,展现了临床检测分析的应用前景。”王恺说。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