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新能源 > > 正文

汽车产业变革加速 长安汽车抢抓赛道新风口

2022-04-14 10:42:5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雍黎 评论:0

  汽车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销售出现爆发式增长,国产品牌汽车布局加速。4月13日,2022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在重庆召开,长安汽车重点聚焦新能源领域,对外正式发布数字纯电品牌“长安深蓝”,至2025年将在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投入800亿元。

  汽车产业变革加速 中国品牌抢抓机遇

  2021年我国汽车市场,新能源选购意向逼近50%,实际销量出现爆发式增长,累计销售289万辆,同比增长167.5%。数据显示,汽车产业变革已步入快车道,新能源产业从依靠政策支持,转向市场驱动的新阶段。有行业专家预估到今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达35%。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入,在产业变革驱动下,产业淘汰赛加速。过去一年,传统燃油车市场现存85个品牌,月销量千台以下的品牌有34个,有9个品牌消亡。预计未来3-5年,80%的品牌将面临关停并转。

  面对变革,长安汽车抢抓赛道新风口。

  在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宣布:长安新能源汽车品牌最终命名为——深蓝。长安汽车将于2022年共计推出36款新产品,其中19款为自主品牌产品。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2022年共计将推出8款新产品。

发布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未来十年,全球一定会诞生世界级的中国品牌。”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在会上表示,由于“技术群”的突破、中国消费升级以及中国优秀的营商环境,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到了厚积薄发的关键时刻。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为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和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无论是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还是在新兴商业模式的探索上,中国汽车品牌已经不再是旁观者或者简单的跟随者,而是已经成为并跑者甚至引领者。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1.9%,首次超过40%,而2022年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至45.2%。其中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占有率更是达到83%,主流品牌已实现100%联网和辅助驾驶。

  技术支撑 新能源领域核心技术已突破400项

  据了解,长安汽车2001年进入新能源领域,是中国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之一,先后经历技术研究、产业化推广和市场化运行三个阶段,完成了从样车到产品的正向开发历程。累计获得20余项省部级奖项,掌握400余项关键技术,申请800余项核心专利。

  目前具备完整的新能源“大三电”正向开发能力,正在打造性能卓越、质量优异、成本精益的第三代动力系统。全新平台电池采用590大模组,通过调整模组数量可覆盖400-700km续航需求。针对电池安全问题,从主、被动安全2大维度进行技术攻关,突破“2+7”类核心技术,有效避免电池整包热失控。深度集成七合一电驱系统(电机+减速器+电机控制器+直流变换器+充电机+直流/交流转换器+高压分线盒)可满足前驱、后驱、四驱应用需求,计划2022年实现量产;基于域控架构的七合一SVDC“长安智慧芯”,性能提升70%,适配所有新能源车型。

  加速转型 2025年新能源占比达到35%

  到2025年,长安汽车预计在新能源、智能化、科技创新、数字转型等重点领域投入超800亿元;团队方面,长安研发人员总数将达到约两万人,其中智能化及软件研发人员超6000人,新能源研发人员超5000人,研发人员占比约1/4。

  在新能源的布局上,长安正在快速推进新能源平台架构,目前已经有三个新能源平台。未来长安还将打造智能电动汽车架构SDA。

  此次长安汽车发布了新能源品牌长安深蓝。在主流乘用车市场,长安深蓝未来将推出5款车型。长安汽车的目标是到2025年,新能源销量达到105万辆,占比达到35%;2030年,长安品牌新能源销量达到270万辆,占比达到60%。

  到2025年,长安汽车总销量达到4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300万辆,新能源销量达到105万辆,占比达到35%;2030年销量达到55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450万辆,新能源销量达到270万辆,占比达到60%,海外销量占比达到30%。

  长安汽车将在2027年实现碳达峰,2045年实现碳中和,还将从设计、制造、供应链、可再生能源和材料包装等全产业环节,全方位降低各环节碳排放,到2030年长安供应链较2020年降碳30%。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