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潮品 > 新技术 > > 正文

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我国储气库建设获原创技术突破

2022-03-15 10:06:49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操秀英 评论:0

  一年一度冬供即将结束。3月15日,随着一座座储气库供气阀门陆续关闭,今年的供暖季将划上圆满句号。

  这当中,我国天然气储气库建设的技术突破功不可没。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郑得文介绍道,地下储气库是天然气上、中、下游产业产供储销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其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饭碗”作用至关重要。

  2017年,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一度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暴露出我国在天然气生产、供应、储备、销售等环节存在一些不足。2018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要求供气企业有不低于合同年销售量10%的储气能力。

  “天然气大发展势头强劲,储气能力不足仍是制约我国天然气业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郑得文说,“十四五”期间,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对集团公司储气能力建设任务要求,中国石油储气库调峰能力需要新增加100亿立方米以上,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复杂的地质条件让我国储气库建设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国外储气库经过百余年发展,类型多样、体系完备,为国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郑得文说,但国外以浅层简单构造、中高渗储层为主的储气库建设与运行技术,难以解决中国复杂深层储气库建库的关键难题。

  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马新华教授领衔的团队向这一难题发起攻关。面对中国复杂断块、中低渗近枯竭气藏建库的世界级难题,经过近30年科技攻关,该团队形成了四大特色建库配套综合技术。一是创新形成了复杂断块气藏储气库动态密封、高速注采渗流等建库关键理论与方法,创造了埋藏最深、运行压力最高、井底压差最大等建库世界纪录。二是枯竭气藏储气库超低压地层钻井堵漏、交变载荷防裂隙固井、交变工况注采管柱设计等技术基本成熟,支撑了国内气藏储气库的大规模建设。三是研制高压大排量往复式注气压缩机组,打破进口垄断。四是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体系,研制井下泄漏检测、注采管柱氦气密封检测等安全检测装备,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批技术、装备、产品与软件,支撑建成了中国石油24座储气库。

  郑得文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确定了加快地下储气库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需求中石油新建储气库调峰能力逾百亿方,也就是说,要用5年时间完成前20年新建调峰能力总和,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中国石油地下储气库技术攻关向新的建库需求与卡脖子技术开展新一轮攻关,针对一系列科学、技术、工程等问题,设置了“复杂储气库地质密封性评价与库容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等6项共性研究课题和“复杂断块高质量储气建设”等5项示范工程,勠力实现储气库建设技术攻关新突破。一是油藏建库在国内属于新类型,配套技术处于空白。攻关团队已开展油藏建库选址评价研究,在塔里木、冀东、辽河和吉林等油田筛选了一批库址资源,开展油藏建库配套技术攻关。二是大面积低渗岩性气藏甜点区建库属于气藏建库新方式,国内外尚属首次。以榆林为代表的中西部枢纽区库址资源地理位置优越、规模大,具备建设大规模储气库的潜力,对加快公司储气能力建设意义重大。攻关团队力争利用局部高渗区建库快速形成储气能力。三是复杂连通老腔储气属于盐穴储气新领域,速度快、潜力大,但国际尚无先例。攻关团队针对张兴、叶县、淮安、昆明等库址开展薄盐层多井型造腔工艺优化。四是支撑公司实现“十四五”末新增储气库调峰能力100亿方以上、高峰日调峰能力达3亿方的目标。

  中国石油地下储气库技术攻关团队牵头申报“国家能源地下储气库研发中心”的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据介绍,国家能源地下储气库研发中心批准成立后,将着力打造我国储气库原创技术研发策源地,在保障国内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以科技支撑快速推进公司储气能力建设、解决公司复杂储气库重大生产难题以及实现资源整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将为实现国家“2025年全国集约储气能力达550亿-60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600亿-700亿立方米,2035年达到700亿-800亿立方米”的目标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