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推荐 > > 正文

独山子石化:“智”插新质生产力“数字翅膀”

2024-04-25 10:42:3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通讯员 李志强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评论:0

  假如,在炎炎烈日下,你拿了无数个氢气球,你知道哪个在下一秒会爆炸?估计没有一个人会知道。同样,在独山子石化,面对1000多台高速运转的机泵,你知道哪个会突然出现故障导致事故发生?就是连“超人”也不敢保证。

  如今,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有一项技术,实时在线进行监测、预警,无异于“千里眼”和“顺风耳”。

  独山子石化持续推进智能工厂建设,自2021年被列入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试点单位以来,智能化建设更是为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插上了“数字翅膀”。2023年,该公司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时刻追求优异答卷

  “我们班8小时生产乙烯1135吨,这已经是最大产量了。”4月20日,准备下夜班的时候,乙烯一部内操颉东东一边看着电脑,一边向身旁一位同事说道。

  “这样算下来,三个班就是3405吨,接近装置极限了。”同事高兴地说。

  大修临近,乙烯一部通过实时优化技术,开启“乙烯产量最大化”模式,发掘110万吨/年乙烯装置产能潜力,时刻追求“优异”答卷。

  2018年8月,公司乙烯装置实时优化技术开始实施,2021年6月系统建成上线投用,用1000余组数据,建立数据库,导入现场色谱分析仪,建立实际模型。这项技术具有原料实时数据协同与处理、裂解炉模型在线校正、裂解气在线分析系统故障诊断等功能。

  “以前生产出现问题,要赶快取样拿去化验,有时候化验结果要等一天,根据化验结果调整的时候,已经非常滞后了。”颉东东说,实时优化技术通过乙烯原料选择优化、裂解炉群负荷动态分配优化、裂解炉深度实时优化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或目标产品收率最大化等目标。

  实时优化技术投用后,乙烯装置双烯收率提高了0.37个百分点,装置综合能耗降低了1.04%,每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

  “千里眼+顺风耳”

  4月20日21时,炼油一部二级工程师张俊峰收集统计完当日的机泵、防腐、特种设备等报警信息,并发布到运行部工作群,供相关人员查阅。

  “4月7日和8日,高危泵发生两次报警,已经及时处理,其余全部正常。”张俊峰说,炼油一部将150台机泵纳入高危泵进行管控,通过实时智能监测应用,全部受控。

  高危泵是高温热油泵、轻烃泵及有毒有害介质泵的统称。2022年8月底,公司机泵高效智能化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包括所有高危泵以及其它危险泵等在内的1458台机泵,已经实现实时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机泵报警处理、预知维修流程可视化,实现PCD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机泵管理实现快速追踪,效率大幅提升。

  管理平台还构建了“全员监测模块”,全员参与监测指标由原来的35%左右上升至95%以上,全员积极应用机泵监测系统的目标落地。

  “在线监测功能非常强大,把以往人工现场监测没有发现的‘疑难杂症’故障识别出来,提供维护、维修策略,实现了机泵预知维护和维修。”张俊峰说。

  据了解,管理平台投用后,延长了机泵运行周期,配件消耗降低,降费明显,年度增效190万元;原有人工监测模式升级为线上监测,效率提高80%,每年人员节约工时不少于4万小时;计划检修升级到预知检修,机泵作业量年度下降20%以上。

  “狼来了”有新故事

  小时候,我们都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

  “狼来了”的故事曾一度在独山子石化的各个装置上演,让员工不胜其烦。

  “2021年12月,我们炼油二部发生报警1034次,一天33次,每次报警都头皮发麻。特别担心真的出事,因为好多人都已经麻木了。”炼油二部员工王源培说。

  工艺报警管理作为工艺平稳性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撑,平均报警率、峰值报警率、陈旧报警数等均是工艺平稳性体系的重要评价指标。但是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公司每套装置每周产生的报警信息数量有成千上万条之多,甚至达到每周五六十万条。早在2017年至2018年,公司就开展了先进报警管理项目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报警削减效果,但不完全满足管理要求。

  王源培说:“听老师傅说,为了降低报警数量,刚开始的时候靠人工统计、分析,制订措施,耗时费力,效果一点也不好。”

  2020年3月,公司针对炼化装置低效、无效报警泛滥问题,基于实时数据,自主开发数据应用,引导优化报警管理,每岗日均报警次数降低97%。合理的报警设置和及时正确的操作响应,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提升了操作人员异常情况处置能力,避免了因报警未及时响应处理而产生的工艺波动,从而提高了装置整体运行效能。

  该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徐文清表示,要统筹总部和地区分公司资源,加大数字化转型资金投入,加强智能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撑生产、管理、服务全方位数字赋能,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努力奋斗。

  (李秦 摄)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