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要闻 > > 正文

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高利:脚踩泥土的麦田科学家

2022-06-08 10:28:0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马爱平 实习生 张梓凝 评论:0

  不是在麦田,就是在去麦田的路上,她被誉为“脚踩泥土的科学家”。

  她就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协等部门组织遴选出的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高危病原研究室主任高利。

  我国年均进口小麦约四百万吨,随着小麦贸易的日益频繁,麦类黑粉病中危害最大、极难防治的国际重要检疫性病害—小麦矮腥黑穗病随小麦贸易传入我国的风险不断增加,给我国小麦安全生产带来极大潜在风险。

  “该病害可导致小麦减产75%以上,甚至绝产,发病后期小麦籽粒被菌瘿替代后散发出浓烈的鱼腥臭味,可导致人畜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损坏小麦的品质与商业价值。病原菌冬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之久,寄主多达80余种,土壤和种子均可传播该病害,一旦传入我国,后患无穷。该病害是40多个国家的检疫对象,是我国一类检疫性病害,”高利对该病害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

  高利的故乡在关中平原腹地,那里耕种历史悠久。她也早早就学会辨五谷、务农事,割草剁草、喂鸡喂猪,都是她的童年记忆。所有可能危害粮食作物、导致大幅减产的病害,不仅牵动着千千万万粮农的心,也牵动了她的心。

  由于小麦三种黑穗病(矮腥、网腥及光腥)的病原及症状非常相似,因而许多检疫工作者时常会产生错报、误报的情况,进而影响防控策略与防控措施的合理可靠性。

  针对国门生物安全及我国农业生产生物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迫切需求,高利在小麦矮腥黑穗病检测监测、侵染机制、防控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

  从实验室到麦田,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高利始终将小麦病害检测技术作为守护国家安全的最牢固盾牌。

  她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23项,包括小麦矮腥黑穗病快速检测技术,如SCAR标记、ELISA检测试剂盒及试纸条等,已在多个海关及检疫检测中心被推广使用。为规范该病害检测监测及病害调查,她主持修订农业行业标准1项。据海关总署不完全统计数据,年均数百万吨小麦因该病害而被挡在国门之外。

  她的研究始终和小麦生产息息相关。她长期义务检测监测潜在高风险麦区的小麦生长情况,积极指导协助潜在高风险麦区的农事生产,从而尽可能预防有关病虫害。

  在高利看来,农作物疾病防治不仅是一份科研工作,更意味着担当和责任。

  “如果到了工作最繁忙的麦收时间,就要尽可能地平衡各种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挪到科研上,挪到研究小麦病害的检测技术、防控技术上,在小麦需要的时候,就要为小麦研究让路,跟着小麦的生产期安排自己其他的工作和生活。”她说。

  隔三差五,高利就会收到一些小麦病害的样品,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及农技人员,有时装在信封内,有时装在麻袋里寄来。

  每次收到寄来的样本,高利都会放下手上的工作,第一时间鉴定并给出防控建议。除了小麦,高利还会不定期收到“生病”的瓜果蔬菜。

  有一回,新入实验室的学生很高兴地说:“高老师,有人送你花!”实验室的师兄师姐检查后才发现,是几盆生病发蔫的红掌花,原来是花农请高利鉴定病害。随后,实验室立刻开始鉴定并根据病害类型提出了防控建议。

  高利不知道免费提供了多少次咨询,这项工作也成了她保留的社会服务性活动。

  在获得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后,高利最想对青年科技工作者说:“有一句话我很受鼓舞,在这里送给即将从事科研工作的学子们,路虽远,行则至,事虽难,做则成。”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