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原创 > > 正文

借“双碳”东风 储能产业迎来投资高潮

2022-05-25 13:02:4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叶伟 评论:0

阳光电源某储能项目 图片来源:阳光电源

  本报记者 叶伟

  “借助‘双碳’东风,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投资高潮,相关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突破,储能规模化发展已然到来。”在近日举行的2022全球储能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秘书长孙正运表示。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随着新能源产业景气度持续攀升,储能行业也迎来了持续的政策利好和基本面兑现。

  发展超预期

  2021年,我国储能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此次研讨会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等单位共同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显示,2021年,我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0.5GW。

  “2021年是我国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到规模化发展转变的第一年,一系列利好政策颁布、新型储能技术不断突破、项目装机规模大幅增加,储能发展态势总体超过行业预期。”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表示。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表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储能的发展,持续推动储能政策落地,不断完善储能市场化发展机制,“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政策机制的不断完善,独立储能、共享储能、新能源+储能等各种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广泛探索,新型储能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陈海生表示,进入2022年,储能行业发展环境正在快速改善、管理逐步规范、市场化机制不断完善,已出现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的实践,储能将迎来发展重大机遇期。

  《白皮书》显示,在保守场景下,预计2026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48.5GW,2022-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53.3%,市场将呈现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在理想场景下,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渐完善,储能供应链配套、商业模式的日臻成熟,新型储能凭借建设周期短、环境影响小、选址要求低等优势,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预计2026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79.5GW,2022-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69.2%。

  面临一些挑战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我国储能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储能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储能价格机制问题。从2021年已建项目来看,多数储能项目的稳定合理价格机制尚未形成,调峰、调频以及容量补偿的市场细则仍空白。”陈海生说。

  刘亚芳表示,新型储能项目成本疏导机制建设涉及面广、难度大,加快探索不同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成本构成和疏导方式,仍需要各级政府、相关企业、行业机构等各方面研究探索。同时,行业管理亟待加强。作为新技术、新业态,新型储能管理体制机制都有待建立健全,要在明确各级主管部门和各部门分工基础上,不断加强行业管理。

  除了经济性问题之外,作为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安全性也备受关注。陈海生表示,2021年全球储能领域发生了10多起重大安全事故,行业发展仍未形成统一的安全标准和公认的安全性解决方案。

  刘亚芳说,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多样,应用场景丰富,牵涉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标准和制度更新,还涉及跨部门统筹协调,因此新型储能项目的安全管理需要各方高度重视。

  多方协同发力

  当前,发展储能已成行业共识。未来该如何发展?业内人士表示,储能产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学界、社会等多方协同发力,重点从规划统筹、政策机制、安全管理、技术模式等方面共同推进。

  “要加强统筹规划,明晰配置技术要求。”国家电网副总工兼发展部主任冯凯说,应该统筹协调电源和电网、新能源和储能、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以及需求侧响应等可调节资源,科学制定各地储能建设实施方案,合理确定规模布局和建设时序,确保与储能技术进步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相协调。

  同时,要明确储能的市场地位,完善价格机制。“储能要更好地发挥它的效益,就应该让储能参与不同的电力市场,提供不同的服务。”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钟海旺说,要明确储能的市场主体定位,并探索储能从输配电价获取回报的可行性;扩大储能的市场参与范围,促进各种类型、各种产权性质的储能共同参与市场,并降低准入门槛;形成更有效的调峰、调频价格信号,并逐步向现货市场的分时价格体系过渡等。

  冯凯表示,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研究完善储能参与电力系统的准入条件、交易机制等实施细则,为电源侧储能、独立储能和用户侧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获取合理收益创造条件。

  此外,冯凯还表示,要完善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细化产业链中各个主体的安全责任,研究制定储能电站、消防设计、验收强制性标准,并加强储能产品检测认证能力建设。同时,加强技术攻关,重点推动大容量、长周期储能核心装备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以及储能安全防护等技术攻关。此外,创新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推进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各应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