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电子报 > > 正文

知识产权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

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信部印发《若干措施》
2022-11-07 06:00:0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叶伟 评论:0

    本报记者  叶伟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助力企业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链条,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已涌现出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知识产权是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小企业支撑大创新

  在广州高新区,有一家专注于质谱仪器自主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禾信仪器公司成立于2004年,一直以来聚焦质谱主业加强自主创新,攻克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出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等产品,实现质谱仪国产化,并于2021年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中国科创板专注质谱仪第一股。

  “18年前,我们公司创立之初,质谱仪领域在国内还是‘无人区’,质谱仪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振说,18年后,禾信仪器让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质谱仪,并带动质谱仪行业实现从“0”到“1”,拥有知识产权200余项,填补了质谱仪器领域多项国内空白。

  同样,西部(重庆)科学城企业重庆摩尔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董事长马兵说,公司专注于超纯水设备研发生产,每年将营业收入的6%用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目前拥有相关专利超过100项。

  这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度创新研发的一个缩影。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发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8.9%,平均持有有效发明专利15.7项,70余家小巨人企业近3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5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2年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在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朱克力看来,“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在中小企业中培育了一大批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有力促进其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作用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强。但是多位受访者均表示,我国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面临着保护意识薄弱、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等问题。

  “作为企业重要的智力资产,知识产权是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朱克力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开发、保护和运用存在不足。

  北大科技园创新研究院咨询总监王皓也表示,一方面专精特新企业存在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较弱、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程度较低等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面也存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服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若干措施》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特殊需求出发,围绕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保障等4个方面提出针对性举措。比如,充分发挥专利、商标审查绿色通道作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高效获取知识产权保护。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符合条件的专利优先审查请求予以优先推荐。

  朱克力表示,《若干措施》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作用,促进企业知识产权与创新能力融合提升,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以来都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王皓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核心资产是技术、人才、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缺少固定资产的积累,在抵押借贷市场上不具有优势,进而造成融资困难。

  朱克力表示,目前,适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创新服务仍有所缺失;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认知与处置、价值评估难度大,处置变现不易。为此,《若干措施》特别提出,增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效能。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点,支持开发知识产权被侵权保险、执行保险、海外侵权责任保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等产品,有效降低企业创新风险。

  除了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属产品外,朱克力提出,需要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畅通融资端信息交流,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好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王皓提出,要加快推动知识产权价格发现机制建立,理顺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及动态管理的流程办法,促进金融机构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深度协同,实现科技优势与金融资源有效转化。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