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电子报 > > 正文

宝鸡高新区:勇立潮头三十载  向高而攀启新程

2022-12-12 06:00:0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席静 本报记者 邓淑华 评论:0

   席静 本报记者 邓淑华


流光溢彩的宝鸡南站广场

  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老街一路向东,人们可以看到一条沿着渭河穿越而过,长约30公里的发展轴、产业轴、交通轴和景观轴“黄金中轴”。这里汇聚了工业企业1.5万余户,串联了宝鸡“中国钛谷”核心区、“丝绸之路上的汽车名城”聚集区,见证了一座科技创新之城、智能制造名城、西部生态绿城、美丽幸福新城的华丽蝶变。这里,就是我国173家国家高新区中最长的高新大道——宝鸡高新区高新大道。

  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宝鸡高新区开启建设国家高新区的历史征程。30年来,宝鸡高新区解放思想、敢为人先,锐意改革、苦干实干,加速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崛起,完善研发平台、孵化载体、创新型企业、创新人才互为支撑的双创生态系统,助力“神舟”飞天、“嫦娥”登月、“蛟龙”探海,推动“宝鸡制造”向“宝鸡智造”迈进。

  今天的宝鸡高新区,拥有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首批专利导航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等13项“国”号金字招牌,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7个,各类孵化载体48个,院士、博士后工作站23个,是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是区域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和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三次创业谱华章

  30年来,这里演绎了一曲历史华章,每个音符都承载着宝鸡高新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挚爱。

  “宝鸡高新区要坚决扛起‘勇担当、走在前’的发展重任,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聚焦产城融合,加快产业升级,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发展质量,努力打造宝鸡市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西部创新驱动示范区、全国一流高新园区。”宝鸡市委书记杨广亭表示。

  上世纪90年代初,全球产业结构和分工面临重大调整,经济全球化态势进一步显现,我国掀开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篇章。宝鸡高新区就是在这样一种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背景下,从一片荒地滩涂起步,开始了一段艰辛的蜕变成长、涅槃重生的传奇历程。30年来,宝鸡高新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经3次创业,实现三大跨越,已经成为陕西省、宝鸡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面对筹建之初的百业待兴,宝鸡高新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无悔青春和忘我精神,发出了创新发展的时代强音。1992年8月18日,宝鸡高新区管委会在渭河桥南清姜坡下举行开工典礼。从火炬路贯通的鞭炮齐鸣,到宝鸡高新区创业中心竣工的声声喝彩;从公司化管理体制的全面激活,到大部制、扁平化的高效运转……在陕西省、宝鸡市不遗余力的政策支持、引领赋能下,宝鸡高新人以自我革命的坚定步伐,走出了一条西部高新区的特色发展之路。

  经过第一次创业阶段的艰难起步、砥砺前行,宝鸡高新区在二次创业阶段开疆拓土、快速崛起。2002年,面对逐渐殷实的家业,宝鸡高新人没有小进则满,而是自我加压、自求突破。2003年东进八马组团,2006年北上千河片区,2010年整建制托管渭滨、陈仓六镇,宝鸡高新区发展空间扩展到100平方公里。在创业进程中,宝鸡高新区坚持以产定城、以产兴城,形成了钛及钛合金、石油钻采、机床工具、汽车及零部件等七大优势产业,培育了“宝鸡·中国钛谷”标志性品牌。2011年,宝鸡高新区成为西部唯一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步入国家开发区第二梯队。

  步入三次创业阶段,宝鸡高新区乘风破浪、追赶超越。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鸡高新人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等政策机遇,实现南客站片区“双迁一建”再造新城,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向西开放,科技新城规划布局重点突破,城市建设、优势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2021年,宝鸡高新区跻身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50强、跃居第46位,成为陕西省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级开发区和西部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极。

  “宝鸡高新区产业由弱到强,城市由小到大,逐渐成长为前辈们心中所想的模样。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宝鸡高新区不仅要追忆历史、盘点收获,更要寻根溯源,凝聚逐梦前行的精神伟力。”宝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峰科表示,“30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是宝鸡高新区最强劲的引擎,产业立区是最根本的坚守,产城融合是最生动的实践,党建引领是最坚强的保障。”

  30年栉风沐雨,30年春华秋实。经过一代代高新人的艰苦努力,如今,宝鸡高新区四大板块强势崛起,高铁新城华美绽放,科技新城绿色崛起,综合保税区全面开放,千渭新区蓝图徐启,宝鸡高新区已成为宝鸡市配套设施最新、生态环境最美、教育资源最强、投资环境最优的活力新区和幸福之城!

  创新驱动成引擎

  在一块砖头大小、锈迹斑斑的钢板上,激光一扫而过,不到1分钟,钢板洁净如初,发出自然金属的光泽,并没有产生烟尘。这是宝鸡高新区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区域中心车间的景象。

  在宝鸡高新区,各种高含金量技术的企业还有很多:宝钛研发的自主对接机构和空间站用结构环材、结构件、空间装置盒等钛材,助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宝石机械7000米管柱自动化钻机,以5262米的好成绩刷新亚洲陆上最长水平段纪录;赛威机床研发的大型专用数控机床,保障了我国研发的世界最大推力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科技为基,创新为魂。在逐梦前行的路上,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宝鸡高新区最强劲的引擎。

  为鼓励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发展,宝鸡高新区先后制定出台了《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创业扶持奖励办法》《瞪羚企业培育方案》《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2020-2025年)》等政策措施,在科技项目申报实施、企业梯队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厚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近年来,宝鸡高新区还出台《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每年拿出5000万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宝鸡高新区重点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各类研发机构;该高新区出台《高校院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先后与中科院、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强强联合,引智库、引研发中心,建孵化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建博士后工作站,使得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宝鸡高新区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实现经济内涵型增长,主动融入西部创新链产业链格局,与30多家顶尖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工程中心,催生了本土化研发、本地化生产的创新生态,瑞科新材料、四维衡器等一批企业与科技共进步、同高新共成长,成为行业领军、走向上市。目前,宝鸡高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9户,瞪羚企业81户,高新技术企业261户,挂牌上市公司5户,聚集工程技术人员10万多名,成为“高新快车”的动力源。

  产业立区筑根基

  今天,放眼宝鸡高新区,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机床工具制造、石油钻采装备、高速铁路装备、电子信息装备、中低压输配电七大产业集群竞相崛起,“中国钛谷”享誉全球。

  产业立区,是宝鸡高新区最根本的坚守。宝鸡高新区始终致力于强链延链补链,打造引领产业“双循环”的战略平台;坚持土地为产业让路、规划以产业为重,商住用地变工业用地的“逆势而行”,让宝鸡高新区产业为首不是一句空话;率先推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率先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从专班服务、“容缺办理”到“拿地即开工”、真金白银支持,推动企业数从20多户增长到1.5万多户。

  如今,宝鸡高新区集聚了以钛为主,包括镍、钨、钼、钽、铌、锆、铪等稀有金属及其合金的科研、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企业560余家,从业人员1.7万余人,产业工人4万余人。宝鸡高新区钛及钛合金产量占全国的60%、占全球产量的20%;钛及钛合金集群领军企业宝钛集团是中国钛工业的标杆,先后承担国家8000多项重点研发任务,承担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任。2021年,宝鸡高新区钛产业总产值46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90户,亿元以上企业23户,200亿元以上企业1户。

  汽车工业属于宝鸡高新区工业强区的重要力量之一。围绕“丝路汽车名城”目标,宝鸡高新区“抓龙头、补链条、强配套”,推进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在成功引进吉利汽车项目后,宝鸡高新区实行以商招商,吸引相关配套企业,着力打造汽车产业集聚高地。目前,宝鸡高新区已集聚法士特、陕汽宝华、银河消防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汽车及零部件骨干企业,年产值300多亿元。

  此外,宝鸡高新区快速崛起的还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宝鸡机床为龙头的机床工具、以宝石机械为龙头的石油钻采、以中铁宝桥为龙头的高铁装备等60多种产品销量位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实现年产值110多亿元。

  如今,宝鸡高新区钛产业规模全球第二、全国第一,汽车及零部件配套陕西、走出国门,石油钻采、智能机床等7个行业22种产品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世界唯一,让宝鸡成为引领中国制造业的排头兵。


宝鸡综合保税区是我国西部地区首个非省会城市综合保税区

  产城融合谱新篇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创业者汇聚在宝鸡高新区居住兴业。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温暖的万家灯火与流光溢彩的楼体亮化,一同照亮了高楼林立、高企云集、商业繁荣、人才集聚的宝鸡高新区夜景。

  “产城融合,是宝鸡高新区最生动的实践。”李峰科表示,“围绕产业发展建城市、提品质,高铁南站历时两年开启宝鸡高铁时代,高新大道接续建设延伸百里,高铁新城‘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综合保税区辐射西北、链接全球,科技新城产业先行、蓄力启航。”

  多年来,宝鸡高新区聚焦人才所需、群众关切做配套、优环境,累计投资50亿元,建成学校32所、医院3个、生态公园4个,人口从2010年的17万增长到现在的45万。宝鸡高新区以宝鸡市4.3%的面积集聚13.7%的人口,形成了产业业态、城市形态、人才生态“三态融合”的发展态势,实现了以产强城、以城聚人、以人旺城。

  加快发展吹响嘹亮号角,硬核驱动迈出铿锵步伐。11月10日,宝鸡高新区科技新城核心区建设启动活动举行。科技新城是宝鸡市实施“东进”战略的主阵地和推进产业强市的主战场。按照“创新引领、产业强区、项目带动、产城融合”的思路,科技新城将加速崛起一个环湖而居、生态最美、配套最全,集聚20万以上人口的“中央创新区、科技生态城”。宝鸡高新区科技新城核心区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主要以伐鱼河生态公园为中心,西北布局“创新港”、东北布局“智慧谷”,西南布局“活力半岛”、东南布局“高新之巅”,将为宝鸡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和产业强区增添新动能,为科技新城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

  “30年,既是光荣历史的里程碑也是再创辉煌的新起点。宝鸡高新区要牢记使命、勇立潮头,继续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担实担好建设宝鸡市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全国一流高新区的历史重任。”宝鸡市市长王勇表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面向未来,宝鸡高新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重托、勇担使命,锚定“一谷二中心三区”(中国钛谷、世界钛都,西部科创中心、西部制造业中心,西部创新驱动示范区、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宝鸡市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定位,坚持走创新驱动、产业强区、协同开放、产城融合、项目引领、绿色发展之路,力争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产值翻番,“三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一城两区+N”初具规模,建成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宝鸡市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到2035年,宝鸡高新区将昂首挺进“全国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为宝鸡市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高新力量。

  “宝鸡市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高新区改革发展,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逐‘高’而攀、向‘新’而进。要聚焦高新区发展定位,抓规划、抓布局、抓提升,聚力打造勇立潮头的发展标兵、活力迸发的创新高地;要聚焦科技创新,主动对接和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要聚焦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聚焦对外开放,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聚焦城市品质提升,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宝鸡答卷。”在近日举行的宝鸡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王琳提出上述要求。
 

  本版图片来源:宝鸡高新区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