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报 > 研究报告 > > 正文

“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将呈现八大特征

2021-04-12 12:26:01
来源: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  评论:0
  ? 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

  核心阅读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重大变革,“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将呈现八大特征,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将达60%;车企开启兼并重组之路,最终形成4个“3”格局;造车新势力步伐加快,或将有1-2家企业实现年销量突破20万辆;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动力电池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式演变,软件成为定义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车路协同设备投资加速,L2级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占比达50%;示范应用有序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在特定领域实现商用;材料及零部件快速迭代,燃料电池产业链竞争力加强。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重大变革,回顾“十三五”,我国汽车产业电动化快速推进、成果斐然,“电动化、智能网、网联化”已逐步从趋势变为现实。展望“十四五”,新能源的突破、智能网联的建设,都将为汽车产业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电动化发展进入快车道,智能网联全面迸发,汽车与能源、交通、通信、互联网等行业融合更加深入。因此,了解“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特征,才能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掌握国际市场竞争主动性。

  特征一,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将达60%。我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十二五”和“十三五”的高速增长,“十四五”期间将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整体规模比“十三五”末微量上涨,预计到“十四五”末我国汽车市场销量有望重新回归2800万辆以上。从产品结构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新车渗透率有望突破60%,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为20%。电动汽车产品竞争力逐步提升,公共领域和共享领域有望率先实现全面电动化,以高端智能化车型和微型车为突破口,逐步受到私人消费者认可;燃料电池汽车主要以示范城市为主,在中长途、中重型商用车领域探索应用模式;节能汽车主要受国家碳排放政策和双积分政策影响,传统整车企业和合资企业为了弥补在电动化领域的滞后,会以混合动力、48V轻混等技术为突破口,以实现企业积分目标。

  特征二,车企开启兼并重组之路,最终形成4个“3”格局。“十四五”期间,面对外资的逐步开放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车企淘汰赛加剧。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并通过全球化布局增加品牌竞争力;研发能力和产品竞争力较弱的车企将逐步退出市场;造车新势力除头部几家企业外,很难再获得大额融资。从目前的市场表现和企业的体系竞争力来看,到“十四五”末,国内车企将可能形成“3+3+3+3”竞争格局,即三家央企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地方性企业上汽、广汽、北汽;三家民企吉利、长城、比亚迪;三家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

  特征三,造车新势力步伐加快,或将有1-2家企业实现年销量突破20万辆。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通过智能化技术应用、服务体验提升,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市场认可度将稳步提升。相对传统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企业更加注重在无人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技术、智能驾驶舱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并应用互联网“用户思维”,建立更贴近用户的产品研发与客户服务体系,客户满意度与用户忠诚度将逐步提升。“十四五”期间,随着新车型不断推出,造车新势力企业产品体系将逐步完善,产品成本也将进一步优化,单个企业销量有望突破20万辆,可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不再依赖外部融资。

  特征四,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动力电池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带动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规模突破万亿元。从全球看,欧洲主要国家加速电动化进程,海外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超300GWh,其中我国企业在海外动力电池市场占比有望达到40%以上;国内市场受电动汽车和电动船等领域的带动,到“十四五”末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达到230GWh以上,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有望达到350GWh,且不断带动上游材料、PACK、电池回收及再利用等领域形成超万亿元的产业规模。从企业竞争格局看,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凸显,新体系电池将会是其他企业或行业新进入者追赶龙头企业的主要赛道。高比容量硅基负极材料(比容量大于600mAh/g)、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技术逐渐成熟。固态电池将以准固态(固液混合态)的形式,从消费电子产品、电动工具领域开始商用,并逐渐向动力、储能领域拓展。

  特征五,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式演变,软件成为定义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功能需求推动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ECU向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平台演变。软硬件在零部件层面解耦,硬件逐步实现标准化、模块化,软件逐步实现完整化、全栈化控制。汽车电子零部件和软件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加速提升。预计“十四五”末,我国汽车电子成本占比将达60%。汽车软件水平成为实现整车智能化功能、定义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市场规模快速放大。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科技企业、ICT企业和电子信息类初创企业将入局,依托于自身软件和硬件研发优势,与整车企业形成互补,共同构建产业生态;传统的汽车软件和汽车电子企业行业地位有望提升,实现由Tier 2向Tier 1转变。

  特征六,车路协同设备投资加速,L2级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占比达50%。“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坚持车路协同的技术路线,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和商业应用。智能网联汽车路侧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基建”的重点领域之一,以RSU、环境传感器、边缘计算中心等为代表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投资加速,到“十四五”末,全国I2级以上智能化道路占比超过20%。随着单车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产品的可靠性上升、成本下降,L2级及以上智能化功能在新车中的普及率将加速上升,预计2025年将超过50%。融合单车和道路的智能化功能,具备商业前景的场景自动驾驶和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将优先落地,高速公路、矿区、停车场、园区等特定场景自动驾驶产品将逐步示范应用。

  特征七,示范应用有序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在特定领域实现商用。到“十四五”末,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超5万辆,新购置车辆主要集中在示范城市,应用场景将趋于集中化。从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城市申报工作看,地方政府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积极性较高,有20多个省市参与了申报工作。结合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特性,挖掘了诸如冷链配送、宜家家具配送、煤炭运输、港口牵引等一系列的特色场景,并配套规划了充足的政策保障与基础设施保障。随着示范工作的推进,部分地区的车端氢气售价有望达到30元/千克以下,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营成本将与燃料电池持平,结合政府的扶持政策以及融资租赁等商业模式的完善,燃料电池汽车有望在氢气供应便利、日运行里程较长等一些特殊领域率先实现商业化应用。

  特征八,材料及零部件快速迭代,燃料电池产业链竞争力加强。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重心将从系统集成逐步向上游关键材料及零部件转移。燃料电池八大关键领域技术突破列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的首要目标之一,各申报城市结合自身优势,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产业链培育、技术研发创新、重大专项攻关、创新平台打造、高层次人才引育等政策。同时,在各个领域均涌现了一批具备自主技术和研发储备的优秀企业,在政府示范项目主导下,零部件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将加速,各领域先进技术加速迭代升级。“十四五”期间,有望逐步建立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