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生物医药 > > 正文

维生素C缺乏导致肾损伤的遗传调控机制被“破译”

2022-01-14 13:30:1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陆成宽 评论:0

  提起维生素C,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它的美白作用。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维生素C缺乏的危害不容小觑,最广为人知的后果就是坏血病。

  事实上,缺乏维生素C还会导致肾损伤。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功解密了维生素C缺乏导致肾损伤的遗传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

  “我们揭示了维生素C缺乏小鼠肾损伤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提供了维生素C缺乏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和细胞类型特异性DNA/RNA表观遗传修饰的证据,阐明了维生素C缺乏肾脏的细胞和分子表型特征。”1月12日,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慈维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维生素C缺乏在肾损伤危重患者中很常见。同时,维生素C还可以作为抗氧化剂,用于治疗顺铂引起的急性肾损伤。除了作为抗氧化剂,维生素C还是表观遗传调控剂。肾脏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器官,不同因素会导致肾脏不同的部位发生病变。

  然而,“维生素C在肾脏稳态和发病机制中作为表观遗传调节因子的作用仍不清楚,补充维生素C是否对肾脏并发症高风险患者有治疗作用仍然是个未知数。”慈维敏强调。

  通过对维生素C缺乏小鼠及同窝对照小鼠的肾脏进行病理学、单细胞RNA测序、全基因组亚硫酸氢盐测序和甲基化RNA免疫沉淀测序,研究人员首次绘制了维生素C缺乏肾脏的多组学图谱。

  研究发现,在自然断奶7周半后的维生素C缺乏小鼠肾脏中出现了急性肾小管坏死,而急性肾小管坏死是引起急性肾损伤的最常见因素。

  “我们整合分析发现,近端小管细胞和开窗型内皮细胞分别是受DNA/RNA高甲基化修饰影响最大的细胞类型,会导致肾脏出现小管坏死及缺氧。”慈维敏解释道。研究人员进一步用小鼠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系的细胞学实验和基于单细胞RNA测序数据的细胞间通讯分析证实了这一结果。

  此外,缺乏维生素C的肾脏中DNA高甲基化先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组织学表型暗示,DNA表观遗传改变可能驱动疾病的发生发展。慈维敏说,最值得注意的是,预防性补充抗氧化型维生素C衍生物——抗坏血酸磷酸镁可促进DNA去甲基化,并防止顺铂诱导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慈维敏表示,这项研究证实了维生素C是肾内稳态所必需的物质,提示维生素补充可能是降低肾损伤风险的途径,为维生素C作为维持肾内稳态的表观遗传调节剂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思路,并为预防危重患者的肾脏损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