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 > 生物医药 > > 正文

上海:数字化赋能常态化防疫,“扫码亮码”有法可依

2022-05-27 11:13:3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卢力媛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评论:0

  “上海运用治理数字化功能,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个人疫情防控信息核验措施(即‘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等核验措施),核验个人健康信息”“拒不接受个人疫情防控信息核验的人员,场所管理者或者经营者有权拒绝其出入”。

  5月24日,《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促进和保障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经表决通过并施行,让“场所码”“数字哨兵”、数字赋能基层治理都有法可依。

  规范疫情防控数字化应用场景

  在青浦区中医院,每天前来就诊配药的人流量较大,流动性又很强,给防疫和提高诊疗效率带来了很多困难。中医院在出入口张贴了“场所码”,并布设了四台“数字哨兵”,前来就诊的市民只要打开随申码扫一扫,或者拿出身份证、医保卡扫一扫,同时朝着屏幕进行人脸识别,不到两秒钟,屏幕上就会显示出个人的健康信息,包括体温、健康码、行程卡、接种情况、核酸报告等一目了然。

  “场所码”在“健康码”的基础上,增加了场所登记的功能,在局部发生疫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确诊病例或密接者的扫码记录,快速关联到其他扫描过该“场所码”的人员,便于相关部门开展快速流调,精准排查。

  “数字哨兵”具备异常情况提示功能,如果遇到黄码或红码时,“数字哨兵”设备将多次语音和信息提示,并自动通知工作人员处理预警。

  数字化技术,正在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赋能。上海也加速构建数字防疫网络,全面部署推进“场所码”“数字哨兵”的配置,覆盖沿街商铺、药店、商超、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落实应领尽领、应贴尽贴、应扫尽扫、逢扫必验的防疫举措。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进入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阶段,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为规范推进‘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等个人疫情防控信息核验措施提供有力法治支撑。”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表示,“一网统管”决定是上海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的综合性决定,而依托大数据赋能疫情防控是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的运用和拓展,也属于该决定的立法范畴。

  此次立法发挥治理数字化功能,规范推进疫情防控相关应用场景。

  针对其中政府部门、场所管理者和经营者、个人等不同主体,《决定》分别明确其对应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同时还明确了信息核验中采集、处理个人疫情防控信息的相关规范,即要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集的个人信息仅用于疫情防控需要。决定授权市人民政府制定个人疫情防控信息核验措施具体办法。

  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

  依托数字化赋能疫情防控是上海数字化治理应用场景的运用和拓展,而“一网统管”是上海推进城市治理数字化的综合性决定,由此上海进一步明确了要将“一网统管”和数字治理的理念融合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上海将建立市、区、乡镇(街道)、网格、社区(楼宇)五级应用体系,努力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并在法治层面赋予城市运行管理机构派单调度、督办核查的权力,有望推动跨部门合作与繁琐的流程成为统一机制下的“自动运转”,努力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

  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可以有效整合、归并业务系统,加强数据共享,减少重复派单和报送信息,为基层减负增能。

  同时,上海也明确要求公安、市场监管、房屋管理、民政、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应当依法向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提供人口、法人、房屋等基础数据,赋能基层治理。

  目前,“数字哨兵”“场所码”既满足了当前疫情防控溯源排查的需求,更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群众的应用便捷,无感式体验,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大作用,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有需要完善之处。

  上海市人大代表孙军走访了解到,在许多社区小店,“一人一店”现象比较普遍,店主们普遍反映抽不出人力来验码。孙军建议,上海应当继续加强研究数字化管理新举措,让法条在落地环节更具实操性。比如,将“数字哨兵”查验码结果同步至微信或支付宝结账系统,把健康码的真实性、有效性作为结账的前置条件,这样一来,即便是人手不足的社区小店,也能在结账环节“留痕”,便于追踪流调,减少安全隐患。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