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 > 原创 > > 正文

李红波:穿越电与火的弧光人生

2022-06-13 14:22:36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李洋 评论:0

李红波(右一)和他的焊工兄弟们 图片来源:中建二局

  本报记者 李洋

  5月30日18时,是中建二局安装公司电焊工人李红波结束了一整天忙碌工作的时刻,“今天的活和之前的没啥不同。就是挺忙的。” 在李红波眼中,这些的“不同”都是从一件件不起眼的钢结构开始的。

  从18岁迈入电焊行业,李红波已经与电火弧光打了半辈子交道,经他手的钢结构更是贯穿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诸多响当当的地标建筑。

  从农民工工人到大国工匠,李红波的人生完美诠释了“平凡中见证伟大”这句话的真谛。

  “干一行爱一行”

  在家中排行老大的李红波早早扛起了养家的重担,18岁就到工厂做工。

  23岁那年,他进入一家民营小型钢结构厂做工。那时,身旁的师傅们经常为了一个很基础的技术问题挠头。作为学徒的李红波学不到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常常感到摸不着头脑。

  为了学到更多的焊接知识,他报名了一家技校学习焊接,这一次的“回炉再造”让他积累了初步的焊接技术。“给我们传帮带的是国营工厂退休的老师傅,他们身上吃苦耐劳的品格和精益求精的技术带给我很大的震撼。” 李红波说。

  “别人都是爱一行干一行。我和人家不一样,因为生活困难,我只能是干一行爱一行。” 从焊接学校出来后,李红波进入一家船厂,从事船体焊接的工作,这一干就是9年。

  “说实话,在密封的船体里进行焊接很艰难,很多地方特别窄,不容易下脚。尤其是在高温天里,电焊后,高热很难散去。”在船厂做焊接工的李红波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焊接的“苦”: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时,弧光辐射强烈,焊工经常穿着很厚的防护服,并佩戴防护面罩。“焊接时产生的大量火花,经常把没有包裹到的皮肤灼红。”

  在条件极为有限的船厂,李红波磨炼出一身硬功夫,并取得了焊工初级、中级、高级证书,熟练掌握了二氧化碳保护焊、氩弧焊、气焊等焊接方法及多种材料的焊接技术。

  大胆进行工艺创新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网上招聘,李红波进入中建二局,成为大型国企中的一员,并且一干又是9年。

  2013年,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宝藏湾”项目的钢结构正在紧张制作,业主对构件焊接质量要求极高。然而,施工范围狭窄导致弧形构件焊接只能靠仰视才能完成,工人们一不小心就会被焊花烫伤。李红波急中生智,把“三防布”衣服套在头上,将上方扎紧,再剪出一个仅能让面部露出的头套,将脖子和头部围得严严实实,解决了仰焊作业焊花伤人的问题。

  自此,李红波迷上了工艺改进与创新。2017年,红沿河核电站钢结构制作如火如荼,单个防甩击钢梁长17米、高6米、重90余吨,但因为作业空间限制,在钢梁焊接中存在着大量的盲点和死角,对焊接质量构成潜在影响。李红波白天反复练习,晚上闷在职工书屋中查找资料,利用镜子的反射成像原理进行焊接。班组兄弟们按照这个办法,功效一下子就提上去了。该方法立即在全公司进行推广,解决了很多项目因现场空间不足导致的焊接难题。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作业工效,李红波多次在实践中突破固有经验和传统,对焊接工法和焊接工艺进行大胆创新。他将原厚度16毫米以上钢板熔透焊接必须开双面坡口的传统焊接工法,革新为厚度16毫米至28毫米钢板熔透焊接开单面坡口。这一焊接工法,工序简单易学,工作效率能提升20%-30%,既能保证焊缝质量、避免焊后变形,又减少了钢板重复翻身开坡口,被公司命名为“李红波焊接工法”,被广泛推广应用。

  不断学习做好传承

  时至今日,李红波凭借过硬的焊接技术,已3次斩获京津冀焊工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一次获得京津冀建设系统技能大赛二等奖、一次获得京津冀焊工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它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新技术的过程,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并存。在李红波眼中,焊接并非一个高门槛的行业,但是要做到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并不容易。“我会尽量将焊接坡口角度设计合理一些,这样可以节省焊材;同时改装一些半自动的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2016年,李红波兼任安装公司焊接技术培训中心教练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传道解惑上。他说:“工匠精神就是传承、创新,把我们已经掌握的技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扎根自己的专业和领域不断创新。”

  2019年5月,全国首个“产业工人学习社区”落地中建二局制造基地,为李红波和他的焊工兄弟们打通了“线上+线下双向链接”的学习通道,促进他们从农民工向新时代产业工人转变。大国工匠高凤林开班收徒,李红波成为其中一员。

  在电与火的弧光中,李红波已经执著多半生,而他也凭借一身的手艺,收获了业界的掌声。“为适应新时代产业发展需要,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做好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李红波向着内心的执念不断努力着。

(责任编辑:韩梦晨)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