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电子报 > > 正文

“涨”声一片 新能源车价何时回归理性

2022-04-11 05:00:0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于大勇 评论:0

  本报记者  于大勇

  近期,新能源汽车“涨”声一片。受产业周期、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汽车制造业上游原材料成本涨幅不断扩大,导致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不断飙升。专家表示,涨价只是短期现象,未来伴随主管部门调控和各方的共同努力,新能源汽车价格将会逐步回归理性。

  超出预期的涨价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价格“涨”声迭起。在专家看来,此轮新能源汽车售价上涨分为两个阶段:1-2月为第一阶段,3月份为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新能源汽车涨价是因为补贴退坡后,车企的成本压力相对较大,因此部分企业采取了调高车价来进行弥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说,这一阶段的涨价幅度相对较小,总体在5000元左右,这与补贴退坡的幅度基本相近。个别企业涨价幅度相对较高,主要也是考虑到补贴退坡和企业自身的产品调整。

  “1-2月初,大部分企业还是考虑通过内部操作和前期一些降低成本的措施来化解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车企希望这些措施可以让新能源汽车销售良好的势头得以延续,因此春节前的涨价行为相对理性。”崔东树说。

  与第一阶段的“理性”相比,进入3月份以来,伴随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疯涨,新能源车企也纷纷开启涨价模式。据不完全统计,进入3月份以来,近30家车企先后对在售新能源车型的价格进行上调,价格涨幅普遍在3000元至2万元,其中个别车型涨幅高达3万元。

  “此轮新能源汽车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的锂、钴、镍近期都出现较大幅度涨价。”崔东树举例说,3月17日当日,电池级碳酸锂的市场综合报价为48万-52.2万元/吨,而2021年初的价格仅为5万元/吨。与此同时,钴价也从去年初不到30万元/吨上涨至56.8万元/吨,涨了近一倍。这就导致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每千瓦时的价格上涨200元左右,储能50千瓦时的新能源车型的单车成本上涨近万元。

  据了解,由于受到资本干预,镍价格也出现猛涨。仅硫酸镍的价格变化,就使得三元材料价格每吨上涨16万-25万元。相应的,三元锂电池每千瓦时价格上涨31-47元。以储能70千瓦时的电动汽车为例,电池成本上涨幅度达2000-3300元不等。

  “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涨价导致动力电池价格上涨的速度大大出乎业内预期,此前很多车企与电池供应商的年度供货协议价锁定较低,车企压力并不突出,但是部分电池企业今年改变了价格谈判规则,价格每季度谈定,并有价格开口,因此在动力电池涨价后签订新订单的车企压力非常大,只能通过涨价来缓解成本压力。”崔东树说。

  暂时性的涨价

  “尽管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驱动力将长期存在,但由恐慌性库存储备带来的锂资源需求放大只是暂时的。”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看来,随着碳酸锂供应能力提升和电池回收产业逐渐壮大,预计两三年后锂资源将恢复供需平衡。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电池价格会有上涨,再往材料领域传递,就有更大的放大效应。今年以来,电池材料涨价的一个原因就是整车需求的增长,电池预期走高,企业扩大产能、增加储备。另外的原因是供给延迟,因为典型的矿石生产的碳酸锂,产能释放周期是3-5年,卤水提锂周期更长;疫情冲击影响锂资源生产,交通运力影响供应。”欧阳明高表示,本轮价格上涨与2016-2018年锂资源上涨的原因基本相同。彼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从孕育期到成长期也导致了锂价格上涨过程,现在从成长期到快速增长期又是类似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很像,就是需求和预期的增长,只是这次比上一次更加强劲,加上疫情的影响,所以幅度更大。”

  欧阳明高解释说,随着全球电动汽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电池行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基于产业投资信息预测,我国电池产能在2023年可能达到15亿千瓦时,2025年可能达到30亿千瓦时,电池出货量2025年预计会达到1200吉瓦时,其中百分之七八十会用于国内市场,还会有百分之二三十出口海外市场。电动汽车百人会预估,2025年会出现电池产能过剩。

  何以解忧

  据了解,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的状态已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当前,动力电池原材料大幅涨价问题需要高度关注,认真研究解决。”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度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化协作,共赢发展,推动关键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强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风险监测和研判,及时预警并妥善化解。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供需衔接,保障产业稳定运行。

  “加强锂、镍、钴等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抓好保供稳价,加快构建开发采购并举,国内国际互济的多元化保供体系。”林念修说。

  在专家看来,要想让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除了增加供给和规范市场外,回收再利用和加快研发也是重要手段。

  “2050年前后,原始矿产资源和回收资源的供给量将达到相当水平;更长期来看,回收资源将逐步完全替代原始资源需求。由于材料价值的上升,回收产业将迎来机遇。预计2025年电动回收量将达到125GWh,即1.25亿千瓦时的回收量。动力电池材料生产与回收能耗排放较大,需要重视电池回收的节能减排,大力开展电池回收再生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欧阳明高表示,要积极开发新材料体系。新能源汽车要想实现2025年的产业化目标,批量生产的电池的比能量则应普遍到达350瓦时/千克,现在平均不到300瓦时/千克。这一体系被称为液态体系,主要包括常规锂离子电池材料、固液混合材料以及钠离子、未来的钾离子等液态电池材料体系。这将从源头上缓解关键原材料的供需压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