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电子报 > > 正文

五大技术路线主攻前瞻性颠覆性技术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出台
2022-04-11 05:00:0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叶伟 评论:0

  本报记者  叶伟

  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能源。近日,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能源领域现存的主要短板技术装备基本实现突破;前瞻性、颠覆性能源技术快速兴起,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形成一批能源长板技术新优势;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能源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引领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负责人就《规划》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能源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按照集中攻关、示范试验和应用推广“三个一批”的路径确定了相关任务,制定了技术路线图,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为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强保障。

  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能源是攸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初步建立了重大技术研发、重大装备研制、重大示范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四位一体”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按照集中攻关一批、示范试验一批、应用推广一批“三个一批”的路径,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然而,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相比,与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还存在明显差距,突出表现为:部分能源技术装备尚存短板,能源技术装备长板优势不明显,推动能源科技创新的政策机制有待完善。

  北京大学中国新兴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郁俊莉认为,目前我国能源领域多个环节上存在“卡脖子”技术问题。比如光伏产业中的光伏胶膜核心原材料高度依靠进口;氢燃料电池产业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研发,存在短板。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负责人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等总体要求下,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保安全、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等严峻挑战,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阶段都更为迫切。“因此,《规划》以实现能源科技自立自强为重点,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为依托,着力补强能源技术装备短板和锻造能源技术装备长板,引领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郁俊莉还表示,《规划》正是基于对能源技术革命新形势的科学研判,部署“十四五”时期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为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攻关前沿技术

  “进入‘十四五’时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新能源、非常规油气、先进核能、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能源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负责人表示。

  如何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负责人说,《规划》围绕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5个方面,制定了技术攻关路线图。比如,在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方面,《规划》提出聚焦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发更高效、更经济、更可靠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先进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支撑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开发利用;攻克高效氢气制备、储运、加注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推动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研究员毛涛表示,《规划》不仅明确了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的5条技术路线,而且更加强调协同创新,“从横向看,注重建立跨领域、跨学科的创新联合体;从纵向看,倡导打造国家、部门、地方、企业各级各类能源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八大举措保障能源创新

  针对《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如何确保“十四五”期间能源科技创新工作有序开展?《规划》围绕创新协同机制、创新平台体系、成果示范应用、企业主体地位、技术标准体系、规划资金支持、国际科技合作、科技人才培养等8个方面,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负责人表示,在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方面,《规划》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围绕能源产业链、创新链开展强强联合和产学研深度协作,集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毛涛认为,一方面,重点依托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区,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另一方面,加大对能源基础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用好财政资金及各类社会资本。

  郁俊莉说,要围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技术路线图,针对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的薄弱环节与关键环节,出台具体政策举措。同时能源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破解能源领域技术设备“卡脖子”问题,培育壮大能源技术新优势,促进前瞻性、颠覆性能源技术快速兴起,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