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电子报 > > 正文
锚定建设千亿元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奋斗目标

郑州高新区:以“实”的作风提质进位促发展

2023-03-06 06:00:0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特约通讯员 刘地 周少杰 评论:0

    本报特约通讯员 刘地 周少杰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  图片来源:由郑州高新区提供

  2023年是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更是郑州高新区提质进位发展的冲刺之年。新春伊始,郑州高新区即定下目标:2023年力争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新增市场主体1.6万家以上……

  郑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红军表示,“高新区发展,要突出又‘高’又‘新’的特色。郑州高新区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两个确保’(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开展‘三标’活动(工作有标杆、落实有标准、突破有标志),实施‘十大战略’(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优势再造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换道领跑战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制度型开放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发扬‘拼’的精神、保持‘干’的劲头、坚持‘实’的作风,锚定建设千亿元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努力打造河南省、郑州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回首2022

  “高”质量发展“新”意盎然

  “新”字,对于2022年的郑州高新区尤具特别意义。这一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郑州高新区发展进程中极具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郑州高新区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团结拼搏、负重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较好的韧性和潜力,在大战大考面前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

  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过去的一年,郑州高新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

  研发创新活跃度持续提升。郑州高新区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58.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10.6%,超过郑州市平均水平的4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84%,高于郑州市25%。

  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加快。郑州高新区新增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培育2家省级创新联合体。亿达科技园获批2022年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新增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1家。郑州高新“智慧岛”入选河南省首批授牌名单。

  创新主体持续壮大。郑州高新区2022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家,高企总数达1800家;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59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累计达41家。深入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建设,为2575家科技型企业进行评价。

  新物种企业迅速发展。2022年,郑州高新区瞪羚独角兽梯度培育企业258家,同比增长44.1%。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郑州高新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3015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达156件。成功获批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技术合同登记146亿元。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制度,12个项目成功面向全球引进技术合作伙伴。

  创新人才不断集聚。获批河南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积极挖掘招聘科研助理岗910个;6875名青年人才来郑州高新区留区就业创业。深入开展科技、金融、人才、政策、招商、国际等6方面协同,搭建产学研用金合作平台,协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发展质效取得新提升

  2022年,郑州高新区成功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等重大活动,主导产业影响力持续提升,传感器产业位列“中国十大传感器产业园区”第四名,为中部第一。

  双招双引取得实效。郑州高新区新签约项目29个,签约额405亿元,投资30亿元的上海重塑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地。

  企业培育量质双升。众智科技、秋乐种业等2家企业成功上市,驰诚股份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达57.6%。新增上云企业907家,新增5家企业获批智能车间工厂。成功获批河南省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精准有效助企纾困。郑州高新区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落实相关奖补资金1974万元;同时依托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服务平台,实现5项政策“免申即享”,落实企业奖补资金6764.5万元;持续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收集解决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1878个,年度减免退税45亿元。

  关键领域实现新突破

  郑州高新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关键领域实现新突破。

  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郑州高新区先后出台了“首问负责”“延时服务”“周末不打烊”等创新措施,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郑州高新区在河南省率先完成首个工业用地带“施工图”出让,实现新开普和机械研究所两个项目拿地即开工。

  探索实施市场化发展模式。郑州高新区通过项目融资、债券融资、股权合作等多种融资模式,盘活国有资产。推动招商引资从“税收减免、房租补贴、土地优惠”的传统模式向“土地代征、厂房代建、股债联动、作价入股、基金支持、以投代补”等市场化合作模式转变。

  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郑州高新区成功申报并顺利发行河南省首家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2.15亿元;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服务平台累计上线信用、类信用产品69个,通过智能匹配等方式为700家企业发放贷款12.69亿元;科技金融广场累计注册基金和基金管理机构150家,基金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

  探索开放化国际化协同创新模式。郑州高新区通过国际合作资源,引入德国施密德高端装备项目等多个重点国际项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高校联合建成机器人平台等7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实现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已评审过会;持续开展郑州高新区企业“走进世界500强”系列活动,推动莱茵测试等10余家外资机构与郑州高新区企业开展合作。

  城市品质迈上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郑州高新区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城市品质迈上新台阶。

  空间拓展迈出实质性步伐。郑州高新区积极推进与荥阳市、兰考县的合作共建区域开发建设。272.5平方公里的合作共建区建设正式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和29个专项规划已启动。产城更新区首个项目实现结构封顶。

  安置房建设全面推进。郑州高新区全年新开工安置房10.77万平方米,竣工交付256.29万平方米;新增回迁村庄5个,回迁群众1.6万人,累计回迁率达到92%;新增网签安置房9120套、79.94万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郑州高新区全年新建完工道路20条,道路绿化及提升13条,打通区管“断头路”4条,新增供热面积142万平方米。利用闲置地块设置临时停车泊位1.262万个,新建成投用停车场14处。

  城市环境面貌持续优化。郑州高新区全年完成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新建公(游)园3个;创建河南省级园林小区6个、郑州市级园林小区2个;实现优良天数230天。

  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过去的一年,郑州高新区顺利完成2022年度河南省、郑州市民生实事,教育及社会保障支出9.2亿元。

  教育事业提质发展。郑州高新区新投入使用中小学10所,新增加优质学位1.842万个。郑州大学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被评为“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集团”。

  “健康高新”加快推进。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等3个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郑州高新区医保中心挂牌运作,全年建成综合性医保服务站3家,持续做实医保服务“15分钟服务圈”;“一老一小”服务更加完善。

  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全年完成各类技能提升培训1.9888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677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127人。

  安全底线不断夯实。建成防洪排涝预警监测系统一期项目,新建应急避难场所Ⅰ类2个、Ⅱ类2个;食品安全实现“零”事故。

 

  奋进2023

  开启谱写新篇章新征程

  2023年1月28日,癸卯(兔)年春工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河南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中,郑州高新区总投资额160.7亿元的12个项目参与,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竞进姿态,全面掀起高质量发展新高潮。

  郑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红军表示,今年郑州高新区要争取早启动、早占主动,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决战全年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和紧迫感,要全力跑出加速度、确保高质量,尽快充分激发起郑州高新区上上下下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干部队伍和广大企业主体的信心、斗志和潜能,以起步就是冲刺这样的姿态,开启郑州高新区2023年新征程。

  突出“一个主题”

  新的一年,在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的征程上,郑州高新区将突出“一个主题”:

  郑州高新区将在“跑出加速度,确保高质量”上走前头、做表率,聚焦“稳增长、稳预期、稳民生”,对重点工作坚持项目化管理、任务化分解、方案化落实、清单化推进,确保谋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保持主要指标高于河南省、郑州市平均水平,在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推进“六个提升”

  新的一年,郑州高新区将推进“六个提升”。

  持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着力引进建设一批全国知名高校、中科院系统科研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参与的高端研发机构,谋划实施一批大科学装置,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创新取得重要突破,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全力打造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高地。

  持续提升产业集群能级。围绕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精密测绘为重点的北斗应用、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数算产业、氢能与储能、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战略新兴产业,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未来网络、前沿新材料四大未来产业,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持续壮大,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更加顺畅,成果转化效能显著提升,形成若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高地。

  持续提升人才引育生态。在关键领域集聚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企业家队伍和高水平创业群体加快成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率先成为更具有吸引力的人才高地。

  持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加强跨区域园区合作,依托“双自联动”和海外平台,全球创新资源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创新环境的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明显提高,率先成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高地。

  持续提升改革动力活力。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探索突破性、首创性、引领性改革,形成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先试政策,专业化、市场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制度环境不断完善,全力打造制度与政策创新的改革先行示范区。

  持续提升资本服务实体效能。持续强化科技金融创新,加快创投风投机构和人才汇聚,鼓励金融机构深化创新孵化、科创金融、成果转化、技术转让、科技服务等领域合作。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培育等方式,搭建覆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并购投资等在内的全链条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覆盖种子期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并购重组投资的科创基金体系,全力打造强力支撑各类科技创新的资本洼地。

  抓实“九大行动”

  为打造河南省、郑州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郑州高新区将抓实“九大行动”。

  科教资源集聚区建设行动。郑州高新区将发挥高新区在河南省、郑州市的比较优势,争取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区域科技创新链整体效能,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强省、人才强省战略提供重要载体和重要抓手。

  应用场景建设行动。郑州高新区将通过应用场景建设,以场景为媒介,以创新为主线,实现为郑州高新区各类创新成果融合应用提供广泛合作机遇、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提供更加优质的验证平台、为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提供更加多样的示范样板“助推器”作用。

  未来产业培育行动。郑州高新区将前瞻谋划、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具有重大意义。

  高水平科技创业促进行动。郑州高新区将实施高水平科技创业促进行动,培育一批具有标杆效应和高成长潜力的创新型企业。

  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行动。郑州高新区将强化金融对科技产业的支撑作用,推动国家高新区实施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行动,实现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

  深化改革创新行动。建立健全改革创新容错机制,坚持“无违无禁即可”原则,争取河南省、郑州市赋予高新区改革创新的“试错权”,将郑州高新区打造成为郑州市创新改革试点区,并推进先进改革创新经验在河南省、郑州市有序复制推广。

  数字园区建设行动。全面深化国家高新区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优势突出的园区实施数字园区建设行动,提升发展质量和服务能力。

  绿色园区发展行动。加快落实郑州高新区绿色发展行动,探索和形成科技创新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加快“智慧+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智慧环保时空精准监测管控系统应用示范,塑造绿色金融新优势、低碳生态新典范、绿色治理新格局。加强对企业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运营、绿色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绿色领军企业。

  强化国内国际合作行动。持续探索一区多园、合作共建、委托代管等模式,建立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实施跨区域园区合作行动。通过共建国际创新园、国际联合研发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方式,开展国际创新合作。鼓励郑州高新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参与“地平线2020”等多边科技合作计划。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宏伟的蓝图、再宏大的目标,没有钉钉子那股劲来抓落实,一切都是空谈、都是口号,抓落实、重实效就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主旋律,全高新区上下将干字当头、实字为要、责字于心,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展望未来,张红军信心满怀。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