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电子报 > > 正文

济宁高新区:锚定一流目标  展现“高”“新”作为

2023-03-06 06:00:0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特约通讯员 绪言 吴丛 评论:0

   本报特约通讯员 绪言 吴丛


蓬勃发展的济宁高新区

  2022年,济宁高新区聚焦“又高又新”主责主业,切实担起“勇挑大梁”责任担当,沉着应对多重困难叠加的严峻形势,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

  2023年,济宁高新区将抢抓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克难攻坚、砥砺奋进,持续加快产业发展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提质,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担当济宁市科技创新龙头、高新产业高地,奋力谱写“高”“新”崭新篇章。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在济宁高新区,处处都能感受到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动能的加速释放,感受到城市焕发的无限生机。2022年,济宁高新区聚焦“又高又新”主责主业,切实担起“勇挑大梁”责任担当,沉着应对多重困难叠加的严峻形势,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在2022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济宁高新区位列第65名,实现了5年连续前进42个位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济宁高新区将聚焦“1477”发展布局,扎实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争当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助企纾困解难题

  推动经济发展稳进提质

  1月28-29日,济宁高新区召开2023年高质量发展动员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动员全区上下牢固树立“担当作为、狠抓落实”责任意识,以作风转变与提升推动全区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

  1月30日,济宁高新区由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分成20余个包保小组,深入驻地200余家企业生产建设一线,探实情、讲政策、找思路,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排隐忧、解难题、鼓士气。

  “包保干部工作很细很及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帮助解决了不少困难。”济宁科力光电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海明说。眼下,济宁科力光电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新上马的年产50万台高性能智能传感器项目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包保干部详细了解企业对项目厂房的具体需求,定制专业化施工方案,协调多个部门加快手续审批,加速推动项目尽早入驻智能终端产业园。

  “帮助企业谋划发展战略纾难解困、完善产业链、培育内生项目是我们的责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企业调研走访,进一步转作风、提效率、抓落实,为企业提供安心经营、快速成长的环境,扶持企业攀登进阶、做大做强。”济宁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边伟峰说。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持续释放体制机制改革红利、着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为企业搭建政策“暖棚”抵御市场经济下行压力、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2年,济宁高新区高效开展“助企攀登”工作,重点从优服务、重保障、强动能、促转型等4个方面发力,为企业争取各项资金13.9亿元,解决28家企业用地933亩,助力85家攀登企业实现产学研高层次合作。

  2023年,济宁高新区将进一步深化“助企攀登”活动,实施“技术改造+智能转型”双驱战略,逐产业、逐行业、逐链条、逐企业梳理项目,为攀登企业谋划实施新上马制造业、技术改造、科技研发、数字化改造、对外合作五类攀登项目;筛选40家企业纳入山东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培育库,制定《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三级包保机制,为企业上市扫清障碍、破解瓶颈,推动全区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全力攻坚重点项目

  推动项目建设“加速度”

  2月14日,济宁市召开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济宁高新区共有20个项目被纳入此次集中开工行列,涵盖高端装备、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十强”产业及能源保障网、市政公用设施网、新型基础设施网等“七网”基础设施等领域。当天开工的济宁高新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热工程项目,已列入山东省“十四五”分布式燃气机组规划,是山东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每年净发电量为4.9亿度、供应蒸汽132.3万吨,将有效解决该高新区热源单一困境,助力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重点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济宁高新区坚持“又高又新”发展定位,聚力发展七大主导产业,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牵引,助力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面前的这两栋楼是双创产业园项目的百米产业大厦,2022年3月份开工,12月份就完成了封顶的目标任务,比计划提前了约1个月。双创产业园研发组团5号楼,现在主体结构也已施工完成。”麒麟岛双创产业园项目A区专班负责人陈中轩介绍说。作为济宁高新区重点项目之一,麒麟岛双创产业园项目两个3.7万平方米的产业大厦总部经济楼宇已经封顶,10个总面积约为3500平方米的创业单体功能组团也已完成楼体主体结构施工。

  紧抓续建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2023年济宁高新区将重点聚焦总投资高达1306亿元的181个“双百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山推机械国四产品生产线升级、铭德港城高端节能环保装备等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海富电子光学盖板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动小松年产1万台国四排放标准中大型液压挖掘机和重卡生产基地、浩珂年产2000万平方米高强机织布智能制造等54个项目申报2023年山东省和济宁市重点项目。同时,进一步完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强化对重大项目支撑力度,确保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达效。

  重点突破“科技+”模式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济宁高新区深知唯有持续提升区域创新力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聚力打造济宁科学城,济宁高新区将重点突破“科技+”模式,建设以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企业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打造辐射山东省、影响全国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强化科技+产业、科技+招商、科技+院所、科技+金融、科技+平台、科技+协同、科技+人才等七大“科技+”模式,高起点规划建设济宁科学城核心区,聚焦济宁市231产业集群和高新区七大主导产业,建设软件信息产业加速器、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器、新材料产业加速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中科科创园建设,大力引进落地“中科系”项目,设立规模为2000万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基金,引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建设开放式大学科技园,创新建设全产业链条“研发共享工厂”,力争2023年引进合作大院大所10家;深化金融对科技的支撑,与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设立规模达1亿元的创新基金,建立科技企业“白名单”,引导银行类金融机构提供主动授信、降低贷款门槛、开展无还本续贷业务、执行优惠利率等服务助力科技企业轻装上阵;持续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机制,积极培育鲁抗中和研发中心、拓新电器研发中心、无内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发挥协同带动作用,组建工程机械、稀土、高端化工、新材料等7个产业创新联盟,推动重点科研平台及重大科学仪器在济宁市开放共享,带动济宁市231产业集群创新提效;全力打造人才生态优良的“才智新区”,建设济宁市高层次人才服务园,构建“人才+项目+产业”的创新创业体系,用好“配额制”“科技副总”“人才回引”等机制,引育高端人才前来创业安居。

  厚植民生福祉

  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家门口就有专业的康复师帮我做康复训练,这种事过去想都不敢想。”谈到街道新启用的“如康家园”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袁庄社区居民孙大壮十分感慨。为妥善解决16周岁以上残疾人群体“上不了学、出不了门、离不了人、就不了业”的问题,济宁高新区将“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列入民生实事,高标准建设了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专门为残疾人提供贴心服务。目前,济宁高新区建成“如康家园”5处,实现了“如康家园”对街道全覆盖。

  民生福祉是一座城市幸福的底色,更是城市宜居最有力的体现。2022年,济宁高新区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民生实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牢牢抓好“就业”这一最基本的民生,全区实现新增城镇就业9600余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67人。聚焦“一老一小”,完成一批居民区适老化改造,西闸社区成功创建济宁市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增加公办学前教育学位1710个,5家托育机构完成备案、新增托位200余个。健康事业持续深化,完成6个中心村卫生室建设,120个村卫生室配备远程诊疗系统。社保保障扎实有力,低保、特困等人员救助标准实现18年连增,低保人均补差稳居济宁市前列。

  2023年,济宁高新区围绕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将着力改善“硬件”、提升“软件”,让群众生活品位更高、成色更足、质量更好。持续深化产城融合,聚力建设济曲快速路产城融合发展轴、海川路科技创新发展轴、崇文大道城市商务发展轴“三大发展轴”,加速全域融合发展;大力推进鸿广河、麒麟河生态景观建设,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改项目进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强化教育、就业、托育、养老等方面服务保障,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500个,新增学前幼儿学位1620个,新增各类就业1万人次以上,建立健全多元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全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和“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持续优化幸福指数。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济宁高新区将抢抓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克难攻坚、砥砺奋进,持续加快产业发展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提质,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担当济宁市科技创新的龙头、高新产业的高地,奋力谱写“高”“新”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