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电子报 > > 正文

氢能发展“风景这边独好”

2023-03-20 05:00:0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张伟 评论:0

   本报记者  张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不久前,多个省、市(地区)相继出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有关“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仍然是各项工作部署的重中之重。

  近日,在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业委员会与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主办的中国氢能产业应用生态峰会上,政产学研人士汇聚一堂,畅谈氢能产业发展,助推绿色低碳转型。

  氢能“无限好”

  氢能产业是个充满想象力的高潜能产业。据中信证券全球投行委委员、能源化工与新材料行业组行政负责人、董事总经理任松涛介绍,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所预计,2030年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到3700万吨,2060年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到1.3亿吨。

  “我认为氢能要发展好,要关注经济性、投资、安全性与氢耗量。”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靛民说,阳光集团焦炉煤气50%都是氢气,作为氢能生产端和使用端,他们更关注氢能来源问题。

  “中石化在制氢量、用氢量、加氢量和氢储运方面都有布局。”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管理部副经理周金广说,目前首要工作是推进加氢站网络的布局,这涉及到网络规模、创新和服务3个方面。未来还要在控制能源成本上思考如何降低成本。

  “对交通系统而言,绿氢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全生命周期或全产业链过程,大大拓宽和解放了氢能在交通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十四五”交通载运和智能交通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交通能源融合研究院院长贾利民认为,氢能在交通能源融合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他指出,氢是能源、交通和能源始终是协同互进的过程,能源革命靠终端的牵引,而交通是最大的终端。“下一步要思考交通能源清洁化的使命。”

  把握氢能电池“好风光”

  如何打造共生共赢的氢能产业发展路径、预见氢能创新的发展趋势、推进标准的制定?在峰会上,大家各抒己见。

  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洵博士开门见山地表示,通过开放的探讨、观点的碰撞,为氢能从业者提供一种理解和观察行业的方法,希望在对理想之域的渴求、命运之踵的把握和协同之路的探究中,解析氢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答案,相互启发、彼此温暖,共同推动氢能产业生态的良性发展,一起为未来。

  “在国家氢能战略和系列政策加持下,我国氢能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说,多层次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对推动氢能燃料电池在交通、分布式供能、化工冶金等多领域多场景应用提供新的支撑具有积极意义。

  “走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是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势所趋的全球共识。”中关村科学城专职副主任、海淀区科信局局长何建吾表示,作为京津冀燃油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创新高地,承载着氢能科技基础创新和产业化的重要职能,对于完善燃料电池核心产品和技术链,培育氢能行业专精特新企业起到前沿引领作用,是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十四五”新能源汽车总体专家组组长张进华在介绍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后指出,新能源汽车出口情况表明,国际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针对性地提出了“碳足迹”,这会增加国际交流合作机会。与此同时,业界要重点关注多区域联动,以期达到生态共赢。

  “美锦氢能规划一直以来以‘五个一’发展规划推进‘一点一线一网一中心一平台’,一点是整车制造、一线是燃料电池上下游产业链、一网是加氢站和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一平台是碳资产管理平台、一中心是氢能汽车运营中心。”美锦能源董事、美锦氢能科技董事长姚锦丽表示,该公司下一步在氢源供给方面、在制储运+用一体化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规划,2023年可以达到3万吨,能满足近5000辆重卡车的使用,将在京津冀共同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和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区域供氢网络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

  “我认为氢能在重载交通工具上的应用,甚至在电网、储能上的应用,都需要更大功率是今后的趋势。”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潘牧认为,功率燃料电池从消费品向工业品的转变是第二种趋势。

  “随着氢能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高功率密度和大功率电堆逐渐问世,我们开始逐步尝试应用于更高速等级尤其是在200公里时速、等级以上的氢能列车研发工作。目前需要解决的是高速运行状态下燃料电池散热问题,相信把氢能应用和高速等级结合才有可能解决。”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艳昆说。

  在三一重卡电动化研究院副院长梁晨看来,燃料电池通过重卡或者商用车应用已经逐步商业化,生产车辆包括设计研发时的关注点,不管是整车还是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包括所有部件系统寿命的可靠性,都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因为这是让客户满意的关键”。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叶思宇认为,燃料电池技术本身需要进一步发展,不管是关键材料、催化剂、质子交换膜、树脂、炭脂、膜电极、电堆、系统甚至整车和各种应用场景,都要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除了材料层级进一步发展以外,还要通过系统集成同时达到燃料电池系统性能、寿命和成本的有机统一。他强调,希望整个产业链从氢使用到最后燃料电池集成等方面的力量一起努力。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郝冬指出,自2020年发布“以奖代补”示范政策后,目前正处于组织行业企业开展围绕8个关键核心零部件组织行业优势企业制定测试规范和评价方法的第二阶段的工作。他特别强调,氢璞创能是工作组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有关测试规范和评价方法形成之后,用于中国每一个关键零部件领域先进产品评价,“要助力把政策落地。”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