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报 > 研究报告 > > 正文

集成电路产业加速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2021-05-18 13:54:02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评论:0

重庆高新区联合微电子中心 图片来源:重庆高新区

  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

  核心阅读

  “十四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将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产业发展呈现出五大特征:开放指令集与开源芯片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新兴应用场景将对集成电路产业形成新发展格局产生巨大带动效应;数字化工具将为集成电路企业获得更多竞争优势;新材料和新架构的颠覆性技术将成为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选择;整机厂商加速自研芯片进程。

  2020年8月,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政策层面加大了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十四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将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围绕产业发展“卡脖子”环节,集中攻关关键共性技术,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特征一,开放指令集与开源芯片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芯片是信息技术的引擎,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摩尔定律濒临终结,维持芯片技术创新面临新挑战。开源芯片设计将是应对挑战的新的技术路线。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物联网、云计算以及5G的发展将催生大量IOT芯片应用需求。开放指令集与开源芯片将以全新的开发模式满足多元化需求,极大地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5G应用推广。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开源芯片在各个关键点都已有相应的开放产品,包括开放指令集和相应开发实现的出现,以及各种EDA工具也已具有相应的开放版本。“十四五”期间,开源芯片将在市场需求牵引下取得重大突破。

  特征二,新兴应用场景将对集成电路产业形成新发展格局产生巨大带动效应。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进入到发展的重大转型期和变革期,随着新的应用场景的不断出现,如线上办公、视频会议、网络授课等新兴应用需求的兴起,将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5G通信、VR/AR、物联网、人工智能与类脑计算、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将成为集成电路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式算法的出现、海量数据的获取和存储、计算能力的提升都在于芯片技术的突破,具有超高运算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芯片,将成为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征三,数字化工具将为集成电路企业获得更多竞争优势。随着诸多新兴应用的到来,集成电路企业的下游客户对产品多样化、客制化、差异化的要求不断提高,集成电路企业需要更快、更灵敏地保持竞争力。“十四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将人工智能和分析工具应用在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环节。在设计过程中,人工智能将改变整个设计流程,新的分析技术可以帮助集成电路设计人员综合分析所获取的数据,从数据和结果中提炼关系,进一步通过优化某些参数,制定决策或纠正错误;在制造过程中,各个流程产生的数据可以共享、直接分析、报告错误,以减少可能犯错误的人工检查,实现效率提升;在封测过程中,充分利用数据可以缩短测试时间,加快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步伐。

  特征四,新材料和新架构的颠覆性技术将成为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选择。当前,摩尔定律虽仍在延续,但技术升级明显放缓,在算力和存储需求爆发的双重压力下,以硅为主体的经典晶体管难以维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材料将通过全新物理机制实现全新的逻辑、存储及互联概念和器件,推动半导体产业的革新。拓扑绝缘体、二维超导材料等能够实现无损耗的电子和自旋输运,成为全新的高性能逻辑和互联器件的基础;新型磁性材料和新型阻变材料能够带来高性能磁性存储器如MRAM和阻变存储器。架构方面,存内计算架构将数据存储单元和计算单元融合为一体,能显著减少数据搬运,极大地提高计算并行度和能效。基于芯粒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实现异构集成,是增强功能及降低成本的可行方法,有望成为后摩尔定律的新路径。

  特征五,整机厂商加速自研芯片进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加之全球疫情影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分工体系遭到严重破坏,整机企业逐步认识到系统创新和源头创新的重要性,开始涉足芯片设计,从整机系统自上而下地定义芯片,以芯片功能提升和创新来提高整机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同时也可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十四五”期间,整机大厂自研芯片意愿趋强。例如,部分龙头消费电子企业选择自研处理器芯片,把多个平台处理器统一到统一架构上,可为下游消费电子等产品开发相同的程序生态,无论对开发者还是消费者,一致性的系统体验感将会大幅增加。此外,终端厂商自研芯片可更好地控制产品性能、用户体验和产品成本。整机厂商可进一步切断对外来处理器芯片的依赖,自主掌控产品迭代升级的节奏,进一步提升整机厂商产品竞争力。中小企业没有这个构建系统工程能力,只能被动参与专业化产业分工协作,或者联合起来抱团取暖。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