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报 > 研究报告 > > 正文

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

2023-05-23 16:14:3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周道韫 评论:0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明珞装备的汽车焊装自动生产线。  图片来源:广州高新区

  周道韫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标准,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应多措并举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构建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企业融通发展;加强融资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但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面前,我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尽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作为中小企业的领头羊,专精特新企业的突出优势是专注在产业链上的某个环节,聚焦核心主业,抗风险能力与研发创新能力较突出,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节点,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力量。当前发展“专精特新”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未来应加大力度持续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取得巨大成就。科技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加到3.0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到2.55%;研发人员总量从325万人年提高到超过600万人年,多年保持世界首位;基础研究投入从499亿元提高到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但从创新型国家标志性指标看,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还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等问题。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是创新型国家四大标志性指标之一。对外技术依存度可以测度一个国家对技术引进的依赖程度,衡量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2020年,我国综合技术对外依存度降至32.4%,但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新产品开发70%要靠外来技术,关键零部件有80%需要进口。这说明我国还不是一个技术上自立自强的经济体,大量技术成果仍未转化为创新的实际力量,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随之不断增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跟随战略,实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路径,形成路径依赖,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明显不足。在新发展阶段,我国要大力开展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二、专精特新企业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特征的企业,其概念由工信部于2011年首次提出,随后又提出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此后,从中央到地方,相关政策持续颁布,并不断升级提升。2018年,政府首次提出要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工信部在2019-2022年公布了四批共927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2022年,“专精特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工信部印发《优质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标准,首次规范全国统一的省级专精特新标准,形成了对我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的统一管理体系。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专精特新企业规模虽为中小企业,但其长期深耕于某一细分领域,强化技术创新,在这些领域获得竞争优势,甚至拥有话语权,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能有效解决产业链的“堵点”。从已公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来看,超六成集中分布在制造业,涵盖制造业中各个“补短板、锻长板”的关键细分领域。在企业数量规模庞大的中小企业普遍创新能力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是大势所趋,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主体。

  三、多措并举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1.构建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政策体系

  根据工信部印发的《优质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标准,应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挖掘中小企业现状特征、发展潜力、发展诉求,优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分级标准,建立企业运行监测机制,做好动态调整;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相关制度,围绕资金支持、人才支持、创新协同等方面,细化政策体系;对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普惠性服务和“点对点”精准化服务,推动政策精准惠及优质企业。

  2.优化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企业融通发展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大企业、龙头企业供应链上的关键一环。应积极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卡位入链”,与产业链龙头企业高效对接,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进入供应链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进一步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资源,开展技术服务,弥补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资源不足,推动同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

  3.加强融资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创新需要长期性资本支持,助力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亟需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应鼓励各类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丰富融资产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产品,通过对专精特新企业增加首贷、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推行便利续贷来增加信贷支持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健全信用评估评价机制,建立针对性的融资担保机制,健全科技金融风控体系。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清单,发挥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作用,加快推动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

  (作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