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报 > 研究报告 > > 正文

聚焦“双碳”目标 开辟“双碳经济”新模式

2021-08-23 15:16:59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赛迪顾问双碳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师 马巍威 评论:0
  核心阅读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发掘“双碳”目标的经济价值,将开辟出我国“双碳经济”的新模式。“双碳经济”将加速工业领域低碳化转型,培育壮大低碳产业新生态,重塑我国经济竞合新格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郑重宣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双碳”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了我国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和行动方向。虽然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尚不平衡、不充分,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紧、任务重,但“双碳”目标的提出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发掘“双碳”目标的经济价值,将开辟出我国“双碳经济”的新模式。

  一、“双碳经济”的含义

  2003年,在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英国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后,低碳经济的概念逐渐深入到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并在日益成熟的低碳技术支撑下,逐步实现了产业化。

  “双碳经济”是以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为导向,以绿色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先进低碳技术为支撑,以产业低碳化转型与低碳产业化发展为主要内涵,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是在低碳经济概念基础上的延展和升华。一是经济影响力的提升。相较于以前的低碳经济,“双碳经济”涉及到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治理等方面,能够引起经济社会各领域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革命性变化。二是时间紧迫性的增强。如果说过去一段时间低碳经济、技术和产业经历由萌芽期到发展过渡期的演变,那么我国“双碳”目标的明确提出将要求“低碳”和“零碳”的相关政策、技术、产业要迅速向成熟期迈进。三是实践操作性的强化。“双碳”目标的提出将“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提升到新的高度,无论是碳排放指标的调整,还是大规模市场化碳交易,都倒逼对“碳”的评估由过去的定性分析向当前和未来的精准量化转变,保障经济发展低碳转型获得切实可见的成效。

  二、“双碳经济”将产生的深远影响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会推进更新更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它开辟的不仅是一条绿色发展道路,更是一个重塑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新模式。

  “双碳经济”将加速工业领域低碳化转型。2020年末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可以预见,低碳转型将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全面铺展,从而引发工业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一是传统能源地位逐渐下降,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主力。煤气油等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化、风光核氢等清洁能源规模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电网结构调整及数字技术与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等都将是未来能源供应链低碳升级的重点领域,相关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专业服务等领域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二是高碳产业发展模式革新,低碳产业发展潜力释放。钢铁、水泥、石化、建材等传统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收紧,迫使产业由过去的规模化粗放型发展快速转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价值链将全面升级。同时,数字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凭借自身突出的低碳属性和高技术禀赋,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机遇,产业发展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双碳经济”将培育壮大低碳产业新生态。“双碳”当前在我国受到了各行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新的投资热土,“碳金融”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仅2021年上半年就有多家机构拟成立以“碳中和”为主题的产业基金计划。如,协鑫能科与中金资本拟合作发起设立总规模不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基金,通过对移动能源产业链和充换电平台企业的投资,完成充换电数据平台的建设,构建全新的移动能源产业生态;远景科技集团与红杉中国将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的碳中和技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光大集团与中国银行拟合作推出一支绿色产业基金,将绿色金融和绿色实业领域相结合,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双碳经济”将重塑我国经济竞合新格局。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没有一个经济体真正实现“零碳”愿景,“碳中和”是摆在各国面前的共同课题,目前占全球碳排放总量65%、经济总量7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已经作出了“碳中和”承诺。未来,全球范围的绿色低碳转型将大幅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贸易关系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碳”将成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全球性标准,乃至跨国贸易和投资的准入门槛,并有可能形成基于“碳”规则的国际新秩序。同时,“碳”的加入也将改变国与国之间的竞合关系,发展“双碳经济”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低碳技术深度融合,带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绿色低碳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率先在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数字经济、清洁能源、智慧城市等高科技、高效益和低排放领域培育出新的增长动能,抢占国际“碳中和”技术和产业高地,从而获得更大的国际“碳”话语权。

  三、“双碳经济”发展建议

  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低碳技术即将迎来蓬勃发展,“碳”要素价值将很快得以体现。大力发展“双碳经济”,使之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应注重几个方面:

  注重顶层设计,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碳排放、碳交易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在碳管理标准化、碳交易市场化等重点层面加快推动从摸清“碳”家底到碳排放权管理标准体系的制定和落地实施。二是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权责,围绕重点经济领域,积极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双碳”方案及实施路径,科学调整产业发展布局。

  坚持创新驱动,实现低碳关键技术突破。一是加大先进低碳技术研发力度,设置国家和地区相关科技重大专项,增加专项研究经费投入,强基础、补短板,加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二是持续开展“双碳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精准研判供需两侧低碳转型新需求,扶持“双碳经济”新业态发展,继续推进低碳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创新融合应用。

  健全协同机制,构建高水平低碳治理体系。一是构建低碳社会治理体系,优化政府管理服务模式,整合管理资源,纵横打通跨层级、跨部门的“碳”要素管理渠道,加快碳排放权管理平台、交易平台等数字化应用的开发推广。二是加大“双碳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注重低碳型企业培育,支持低碳化产品大规模研发推广应用,提升“低碳属性”在产业发展、市场运行乃至全社会的重要性,推动低碳城市、低碳园区等重大工程建设,全面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碳中和”迈进。

(责任编辑:韩梦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010-68667266 电子邮件:dbrmt#chih.org (请将“#”换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新浪微博
扫描添加 腾讯微信公众号